[发明专利]一种城市顺直河道内自然型滩岛群人工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5789.3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0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赵进勇;于子铖;付意成;彭文启;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1/02;E02D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河道 自然 型滩岛群 人工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城市顺直河道内自然型滩岛群人工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河相关系和河道的现状地势,得到几种滩岛的初步平面布局;
S2、根据河道的现状地势,建立河道的物理模型;
S3、采用河道的物理模型对滩岛的初步平面布局进行验证,得到最优滩岛的平面布局;
S4、根据最优滩岛的平面布局,采用河道天然材料对边滩和江心洲岛进行构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顺直河道内自然型滩岛群人工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根据河相关系和稳定河湾公式,初步得到边滩数量和边滩之间的距离;
S12、根据边滩数量和边滩之间的距离,得到河道的现状地势上的几种边滩初步平面布局;
S13、在河道的下游设置江心洲岛;
S14、根据岛屿理论,确定边滩和江心洲岛的面积,得到几种滩岛的初步平面布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顺直河道内自然型滩岛群人工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稳定河湾公式为:
Lm=12B
Tm=4~5B
其中,Lm为河湾跨度,B为河宽,Tm为幅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顺直河道内自然型滩岛群人工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河道的物理模型包括:水动力模型和生境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市顺直河道内自然型滩岛群人工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动力模型为:
其中,t为时间,x为笛卡尔坐标系下的横坐标,y为笛卡尔坐标系下的纵坐标,11为水位,h为静置水深,u为流速在x方向上的分量,v为流速在y方向上的分量,pa为当地大气压,ρ为水的密度,ρ0为参考水密度,f为Coriolis力参数,sxx、sxy、syx和syy为辐射应力分量,Txx、Txy、Tyx和Tyy为水平粘滞应力项,τsx、τbx、τsy和τby为有效剪切力分量,S为源项,us、vs为源汇项水流流速,为沿水深平均的流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市顺直河道内自然型滩岛群人工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境模型为:
其中,WUA为目标物种有效栖息地面积,n为单元个数,Ai为第i个单元的面积,CSF(Vi,Ci,Di)为第i个单元的综合的适宜性值,Vi为第i个单元的流速,Ci为第i个单元的河床地质,Di为第i个单元的水深适宜度指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顺直河道内自然型滩岛群人工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对边滩进行构建的方法为:在河道岸坡位置由底层至上层依次投放砾石堆,直到与亲水平台持平,并在边滩上游种植水生植物;
所述边滩的底层砾石堆中砾石的粒径为5-10cm;
所述边滩的上层砾石堆中砾石的粒径为15-4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顺直河道内自然型滩岛群人工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对江心洲岛进行构建的方法为:在河道的主河槽的中心位置由底层、中层至上层依次投放砾石堆,在上层上从下至上依次铺放土工布、土层和种植植被,并采用圆木和木桩固定外侧,得到江心洲岛;
所述江心洲岛的底层砾石堆中砾石的粒径为5-10cm;
所述江心洲岛的中层砾石堆中砾石的粒径为15-40cm;
所述江心洲岛的上层砾石堆中砾石的粒径为5-10cm,其上层砾石堆的高度为20cm,其距正常水位10cm的高度;
所述江心洲岛的土层为15cm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57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