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增压风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6602.1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0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艳;朱坤;张艳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欣华盈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19/00;F04D29/32;F04D29/38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尤天珍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风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风扇,包括马达壳、涡轮增压叶片、固定环、外叶片和导流蹼环,所述固定环固定套设于马达壳圆周外侧,导流蹼环同轴套设于固定环圆周外侧,若干外叶片呈辐射状间隔的固定设于导流蹼环上,若干蜗轮增压叶片两端分别与固定环和导流蹼环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扇叶取消了叶片根部和hub连接,通过导流蹼环和涡轮增压叶片实现外叶片与马达壳外侧的固定环连接,实现在风扇的进风面增压增流,增加了风扇的进风量和进风压力,从而提升了出风压力和出风量,使风扇的散热能力大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风扇,特别涉及一种涡轮增压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风扇扇叶的设计为叶片通过根部与马达壳外侧的轮毂固连定位,请参考图1所示,这种风扇进风部分叶片随着扇叶旋转而发生扰动,导致进出风干涉明显,风扇静压不高,应用于系统中,在阻抗的作用下,能够有效的出风不够,散热性能不好;
目前有风扇扇叶的设计为叶片没有根部,虽然这种结构没有扰流现象,但是同样因为切风面积的减少,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涡轮增压风扇,该涡轮增压风扇能够有效增加风扇出风风压,散热效果更好。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涡轮增压风扇,包括马达壳、涡轮增压叶片、固定环、外叶片和导流蹼环,所述固定环固定套设于马达壳圆周外侧,导流蹼环同轴套设于固定环圆周外侧,若干外叶片呈辐射状间隔的固定设于导流蹼环上,若干蜗轮增压叶片两端分别与固定环和导流蹼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环为与马达壳侧壁匹配的直筒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叶片为沿马达壳轴向直线延伸且沿马达壳径向曲线延伸的弧片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涡轮增压叶片为沿马达壳轴向曲线延伸且沿马达壳径向螺旋扭曲延伸的扭曲弧片状结构,且蜗轮增压叶片曲线凹面与外叶片曲线凹面同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叶片的数量大于等于涡轮增压叶片的数量,且外叶片的数量是涡轮增压叶片的整数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涡轮增压叶片端部中间位置与外叶片中间位置交叉衔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蹼环位于马达壳开口方向一端,涡轮增压叶片和外叶片朝向马达壳开口一端侧壁与导流蹼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叶片与涡轮增压叶片均沿马达壳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蹼环为扁平环片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涡轮增压叶片、固定环、外叶片和导流蹼环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扇叶取消了叶片根部和hub连接,通过导流蹼环和涡轮增压叶片实现外叶片与马达壳外侧的固定环连接,实现在风扇的进风面增压增流,增加了风扇的进风量和进风压力,从而提升了出风压力和出风量,使风扇的散热能力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欣华盈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太仓欣华盈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66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