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6691.X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5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华;杨丽萍;董红云;张燕;张锡金;王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周文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湿地 生态 修复 处理 系统 | ||
1.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包括横向架(1),浮块(2),驱动电机(3),供电撒热护架结构(4),上侧输料管(5),输料固定套管(6),输料杆(7),上侧绞龙叶(8),固定螺栓(9),下端法兰盘(10),便拆导料架结构(11),传动架结构(12),粉碎架结构(13),横向导出管(14)和侧边导出管(15),所述的浮块(2)系接在横向架(1)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驱动电机(3)螺栓安装在横向架(1)的中上部;所述的供电撒热护架结构(4)设置在驱动电机(3)的外侧,同时安装在横向架(1)的上部;所述的上侧输料管(5)螺栓安装在横向架(1)的中下部;所述的输料固定套管(6)通过固定螺栓(9)安装在驱动电机(3)的下部输出轴上;所述的输料杆(7)焊接在输料固定套管(6)的下部;所述的上侧绞龙叶(8)设置在上侧输料管(5)的内侧,同时焊接在输料杆(7)的外侧;所述的下端法兰盘(10)焊接在上侧输料管(5)的外侧下部;所述的便拆导料架结构(11)安装在下端法兰盘(10)的下部;所述的传动架结构(12)安装在输料杆(7)的下部;所述的粉碎架结构(13)安装在便拆导料架结构(11)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粉碎架结构(13)包括侧边导入框(131),纵向固定杆(132),侧边轴承(133),横向传动杆(134),纵向锥齿轮(135)和粉碎刀片(136),所述的纵向固定杆(132)螺钉安装在侧边导入框(131)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横向传动杆(134)插接在侧边轴承(133)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拆导料架结构(11)包括下侧输料管(111),上端法兰盘(112),横向底板(113),横向轴承(114),连接固定管(115),纵向连接杆(116)和曝气叶轮(117),所述的横向底板(113)螺栓安装在下侧输料管(111)的内侧下部;所述的横向轴承(114)外圈嵌入在横向底板(113)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曝气叶轮(117)设置在横向底板(113)的下部,同时焊接在纵向连接杆(116)的外侧四角位置;所述的侧边导入框(131)焊接在下侧输料管(111)中部的左右两侧以及下部的左右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架结构(12)包括传动固定管(121),纵向传动杆(122),下侧绞龙叶(123)和横向锥齿轮(124),所述的下侧绞龙叶(123)焊接在纵向传动杆(122)的外侧上部以及外侧中下部;所述的横向锥齿轮(124)焊接在纵向传动杆(122)的外侧中间位置以及纵向传动杆(122)的外侧下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撒热护架结构(4)包括电机防护罩(41),散热孔(42),散热风机(43),防尘网(44),顶部护罩(45),光伏板(46)和逆变器(47),所述的电机防护罩(41)螺栓安装在横向架(1)的上部;所述的散热孔(42)开设在电机防护罩(41)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散防尘网(44)螺钉安装在散热风机(43)的上部;所述的光伏板(46)螺钉安装在顶部护罩(45)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逆变器(47)螺钉安装在顶部护罩(45)的内侧中间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刀片(136)设置在侧边导入框(131)的内侧,同时螺栓安装在横向传动杆(134)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法兰盘(112)焊接在下侧输料管(111)的外侧上部,同时螺栓安装在下端法兰盘(10)的下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护罩(45)截面设置为锥形,所述的顶部护罩(45)螺钉安装在电机防护罩(41)的上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锥齿轮(135)焊接在横向传动杆(134)的左端,同时与横向锥齿轮(124)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66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