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药两用的壮阳补肾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6998.X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8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田井文;许彦红;姚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井文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33/10;A23L33/105;A23P10/30;A23L31/00;A23L11/00;A23C9/123;A61K36/8945;A61P1/14;A61P39/00;A61K35/618;A61K31/345;A61K35/48;A61K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壮阳 补肾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食药两用的壮阳补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片剂和助消化自溶棒,所述基础片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红豆粉17-30份,奶参13-19份,人参精粉20-30份,牡蛎提取物15-28份,达米阿那提取物8-10份,黄粉提取物17-23份,山药提取物16-23份,枸杞提取物18-25份,蛹虫草提取物15-20份,玛咖提取物11-18份,淫羊藿提取物12-19份,山茱萸提取物12-20份,雪莲提取物10-20份,菟丝子提取物6-15份,貂肾精粉5-10份,鹿茸粉10-18份,肉丛蓉提取物11-16份,甘草提取物5-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药两用的壮阳补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消化自溶棒均均匀镶嵌于基础片剂的上下表面,且保持上下交错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药两用的壮阳补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消化自溶棒的长度大于基础片剂厚度的二分之一,且小于基础片剂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药两用的壮阳补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消化自溶棒包括镶嵌于基础片剂上下表面的外嵌口溶球(1),所述外嵌口溶球(1)上连接有导裂纤维束(2),且导裂纤维束(2)延伸至基础片剂内,所述导裂纤维束(2)远离外嵌口溶球(1)一端连接有水消释气球(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药两用的壮阳补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嵌口溶球(1)包括凝固型酸奶块(11)和包裹于凝固型酸奶块(11)外表面的明胶胶囊壳(12),所述明胶胶囊壳(12)外表面还覆盖有增味防护表层(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药两用的壮阳补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嵌口溶球(1)部分暴露于基础片剂的外侧,且暴露部分的高度大于明胶胶囊壳(12)和增味防护表层(13)的厚度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药两用的壮阳补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裂纤维束(2)分别延伸至外嵌口溶球(1)和水消释气球(3)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药两用的壮阳补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裂纤维束(2)采用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制成,所述水消释气球(3)采用泡腾崩解剂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药两用的壮阳补肾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味防护表层(13)采用可食用的水溶性物质制成,且内含有食用色素颗粒,所述食用色素颗粒颜色不一。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食药两用的壮阳补肾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确称取红豆粉,奶参粉,人参精粉,牡蛎提取物,达米阿那提取物,黄精提取物,山药提取物,枸杞提取物,蛹虫草提取物,玛咖提取物,淫羊藿提取物,山茱萸提取物,雪莲提取物,菟丝子提取物,貂肾精粉,梅花鹿茸粉,肉丛蓉提取物,甘草提取物,将这些原料在混合机中充分混合;
S2、再以饮用水作为湿润剂加入混合机中,进行湿混合搅拌处理,制成软材,用18目筛网制粒;
S3、接着将制得的湿粒置于干燥机内,进行干燥处理,直至水分小于2.5%,用16目筛网制粒;
S4、然后将硬脂酸镁与所得的颗粒放于混合机内混合处理30分钟;
S5、预先放置好助消化自溶棒,然后利用压片机按0.5g/片进行压片,调节每片重0.5克。
S6、将压好的压片装瓶,将分装所得半成品瓶装入纸盒或大箱中,封箱,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井文,未经田井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69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