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物理上止点校准测算方法、设备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77066.7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9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汤庆乾;陈龙;许瑞;乐智;汤泽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4 | 分类号: | G01M1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高炳龙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物理 上止点 校准 测算 方法 设备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物理上止点校准测算方法、设备和车辆,其通过外部设备测量获取初始物理上止点,通过试验获取热损失角,实际物理上止点=初始物理上止点+热损失角。本发明方法简单、实用性高、其解决发动机燃烧压力曲线测量时活塞物理上止点测算问题,本发明可以寻找精准的热损失角,校准发动机物理上止点,提升发动机试验结果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物理上止点校准测算方法、设备和车辆。
背景技术
汽油机开发中对燃烧压力曲线的分析是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对其准确性要求较高,发动机物理上止点的精准度,对发动机燃烧曲线影响极大。通常用燃烧分析仪来测量活塞曲轴转角位置和燃烧压力。目前行业内使用燃烧分析仪时,采用经验值设置热损失角(0.7Geg/0.8Deg),以校准发动机物理上止点。在理想的绝热状态下,可认为膨胀压缩线是对称的,由于发动机在倒拖过程中存在漏气和散热损失,故实测的膨胀压缩线上最大压力位置的出现的点,提前于真实的上止点,其相差的角度为热损失角。发动机热损失角因发动机的不同,数值差异较大,且同一个发动机,在长时间运行后,热损失角的值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需确定精准的热损失角,以提升发动机物理上止点的精度。
发明内容
针对测量燃烧压力曲线时,需要确定活塞上止点以作为后续测量的基准点,上止点可通过采集缸内非燃烧状态的压缩压力峰值点来获取,但直接测量的结果如上所述存在热损失角偏差,本专利通过简单易行的试验方法来确定热损失角偏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物理上止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物理上止点校准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外部设备测量获取初始物理上止点,通过试验获取热损失角,实际物理上止点=初始物理上止点+热损失角。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热损失角的定义为:理想的绝热状态下膨胀压缩线是对称的,由于发动机在倒拖过程中存在漏气和散热损失,故实测的膨胀压缩线上最大压力位置的出现的点,提前于初始物理上止点,其相差的角度为热损失角。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热损失角的获取方法为,计算在每一个设置的热损失角下、每一个所选取的工况点的摩擦功数值,通过摩擦功数值的离散程度来评价所设置热损失角的合理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步骤一,选取热损失角α1、α2、α3…αn-1、αn,0.1°≤α1<α2<α3<…<αn-1<αn≤1°;步骤二,在发动机中低负荷区域选取发动机工况点,对步骤一中每一个热损失角分别进行发动机以上工况点的热机、稳态试验,测量发动机的发动机缸内平均压力、发动机泵气损失、发动机有效机械功,每一个工况点的摩擦功数值=发动机缸内平均压力-发动机泵气损失-发动机有效机械功;步骤三,在每一个设置的热损失角下,对发动机相同转速相邻工况点的摩擦功数值进行差值计算,求得所有的差值;对每一个相邻负荷下的差值进行标准差计算,获取标准差σ1、σ2、σ3…σn-1、σn,即代表各负荷下摩擦功数值上升的均匀程度;步骤四,当σn-σn-1≤H时,H≤0.7526,该被试验的热损失角合理。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步骤一中,n=10,αn-αn-1=0.1。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步骤二中,工况点的选取参数包括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步骤二中,发动机有效机械功=4·Pi·T/V,Pi为圆周率,T为发动机扭矩,V为发动机排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步骤二中,发动机泵气损失为燃烧分析仪测量值的绝对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70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潜驳支墩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计算地下停车库CO释放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