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木工刀具生产加工用的开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7206.0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5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南浔博锐木工刀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60 | 分类号: | B24B3/60;B24B41/06;B24B41/00;B24B47/12;B24B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张晓博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木工 刀具 生产 工用 装置 | ||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木工刀具生产加工用的开刃装置,涉及木工技术领域。该用于木工刀具生产加工用的开刃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箱体的后侧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延伸至箱体的内部与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该用于木工刀具生产加工用的开刃装置,通过箱体、放置板、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导向杆、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和夹紧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第一电机控制第一螺纹杆转动,使得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前后移动从而带动木工刀具前后移动,为木工刀具的打磨提供了方便,也使刀具进行了全方位的打磨,提高了打磨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木工刀具生产加工用的开刃装置。
背景技术
刀在烧煅的时候,表面的铁或钢会氧化或含碳量高,会变脆,俗语说的开刃就是在刀口的地方把这些磨去,让钢部份露出来,这样就会更锋利。
传统的木工刀具开刃一般为人工手动磨,人工配合磨刀石进行开刃,开刃效率低下,而且开刃的质量因个人原因导致不同,还有部分的开刃装置不能根据刀具的尺寸和厚度进行调节,只能针对一种刀具进行开刃,效率低下,不适合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木工刀具生产加工用的开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木工刀具生产加工用的开刃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箱体的后侧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延伸至箱体的内部与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箱体的后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导向杆,第一螺纹杆和导向杆的外壁分别套设安装有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第一移动块与第一螺纹杆螺纹安装,第二移动块与导向杆滑动安装,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的相邻侧壁设置有夹紧机构,箱体的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打磨机构。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有横板、固定座、竖板、第二螺纹杆、第一夹紧板、转动把手和第二夹紧板,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的相邻侧壁固定安装有横板,横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有两组且呈对称分布,固定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板和第二夹紧板,竖板的一侧开始有螺纹槽,螺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与竖板螺纹安装,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夹紧板,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转动把手。
优选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有移动板、第二电机、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一砂轮、连接柱、第二砂轮、第一转动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转动柱、第三齿轮和第三转动柱,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移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砂轮,第二支架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砂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延伸至移动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柱,第一转动柱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转动柱,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安装,第二支架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三转动柱,第三转动柱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支架的一侧与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安装,第一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安装,第二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柱,第二转动柱的一端与第二支架的一侧转动安装。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移动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滑块,箱体与移动板滑动安装。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污管,排污管与箱体的内部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南浔博锐木工刀具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南浔博锐木工刀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7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