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庭式汗蒸房形状记忆光控自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7444.1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9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邓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华脉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33/26;C08K13/06;C08K3/04;C08K3/36;C08K5/09;C08K9/02;C08L67/04;C08L75/04;C08L29/04;C08L79/02;C08K5/092;C09K5/06;C09K11/65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伍志祥 |
地址: | 410006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庭 式汗蒸房 形状 记忆 光控 发热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庭式汗蒸房形状记忆光控自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按重量组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脂肪酸/硅粉/碳纳米管有机相变材料;硼酸改性石墨烯、聚合物基体形变复合物、十水焦磷酸四钠、聚丙烯酰胺、十二烷基硫酸钠、4,4'‑亚甲基双(异氰酸苯酯)、1,4'‑丁二醇。在家庭式汗蒸房使用过程中需要的照明用的光源来开启有机相变材料的光响应机制,进行自发热过程,无需进行电控制,并且能够将照明用的光源利用有机相变材料转换为热能,同时向人体发射出具有缓解病痛的波段内的红外线。采用聚合物基体形变复合物可以增加有机相变材料、硼酸改性石墨烯和聚合物链之间的热导率和界面交融紧密度,并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热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庭式汗蒸房形状记忆光控自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白领,每天工作8小时甚至更长,其中有许多人工作时间中,除了午饭时间之外都是坐着的。频繁的久坐让我们的身体严重透支,甚至产生了一些后遗症。专家表示,久坐除了会使我们的身体,关节,脊椎受到损伤,身体变形之外,还会增加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的风险,从整体上看也会导致死亡风险的增加。经常久坐会导致腰背或者是颈部或多或少有损伤。
目前家庭式汗蒸房仅仅具有一定的加热蒸汗功能,辅助人体排出体内多余毒素的同时,可以对身体进行短暂的加热,但是不能发出具有一定范围内波段的红外线对久坐产生的关节、脊椎受到的损伤进行加热缓解病痛的作用,且对于所使用的人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自发热且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自发热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庭式汗蒸房形状记忆光控自发热材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家庭式汗蒸房不能够针对特定部位进行加热缓解病痛,且不能够针对经常使用者的身体结构提供良好舒适的坐卧环境,发热需要人为控制电流或电压、需要借助电能及开关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庭式汗蒸房形状记忆光控自发热材料,所述材料按重量组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进一步地,所述聚合物基体为聚氨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乳酸、聚乙烯醇聚苯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脂肪酸/硅粉/碳纳米管有机相变材料中的脂肪酸为十八烷酸、十六烷酸、月桂酸或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脂肪酸/硅粉/碳纳米管有机相变材料,按重量组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脂肪酸 20份~30份;
硅粉 40份~60份;
碳纳米管 8份~45份;
N-甲基-2-吡咯烷酮 10份~20份;
二甲基乙酰胺 5份~10份。
进一步地,所述脂肪酸/硅粉/碳纳米管有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重量组份的硅粉置于真空状态的容器中,于60kPa~80kPa下真空作用80min~90min;
S2:将所述重量组份的二甲基乙酰胺溶于蒸馏水中,形成浓度为10%~15%的溶液,将所述重量组份的脂肪酸加入至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于30℃~40℃加热5min~10min,形成熔融共晶混合物;
S3:将所述步骤S1中完成真空作用的容器中通入空气20min~30min,将所述步骤S2得到的熔融共晶混合物加入到已通入空气的所述步骤S1中得到的硅粉中,得到脂肪酸/硅粉混合物;
S4:将所述步骤S3得到的脂肪酸/硅粉混合物于3℃~5℃下冷却1h~2h,然后将冷却后的脂肪酸/硅粉混合物加入乙醇溶液中,采用超声波处理30min~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华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华脉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7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