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充电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7535.5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4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朋;张静娴;李根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凌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新敏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新敏雅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11654 | 代理人: | 刘荣娟 |
地址: | 215335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充电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快速快速充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处于空电状态的电池;以所述电池在第一荷电状态的最大充电倍率充电至第一荷电状态;以所述电池在第二荷电状态的最大充电倍率充电至第二荷电状态;以所述电池在第m荷电状态的最大充电倍率充电至第m荷电状态;以此类推直到以所述电池在第N荷电状态的最大充电倍率充电至第N荷电状态。本申请所述的快速充电的方法,随着电池电量的增加,充电电流递减,让充电电流尽量的靠近最佳充电曲线,从而使电池充电时不发生析锂现象,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安全性,可以在不危害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的情况下快速对电池进行充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充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危机、能源短缺等问题使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锂离子电池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势,锂离子电池广泛运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产品中,但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充电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
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受到许多化学反应速率的限制。以石墨体系的锂离子电池为例,大倍率充电时,电流越大,在负极界面的极化就越大,易形成析锂,危害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能。随着温度的降低、充电倍率的增大,析锂越严重,这就要求对电池应用时,要尽量使用小倍率充电。但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实际使用锂电池时,又要求充电时间尽量短,这就要求使用大倍率充电。因此在制定锂电池充电方法时,需平衡市场要求和电池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快速充电的方法,可以在不危害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的情况下快速对电池进行充电。
本申请提供一种快速充电的方法,包括:提供处于空电状态的电池;分别获取所述电池在第一荷电状态,第二荷电状态,第m荷电状态,......第N荷电状态的最大充电倍率,其中,所述获取第m荷电状态的最大充电倍率的方法包括:提供处于空电状态的电池;获取所述电池在不同充电倍率下充电至第m荷电状态后静置第一时间的电压曲线;根据所述电压曲线获得所述电池充电至第m荷电状态的最大充电倍率;根据所述电池在第一荷电状态,第二荷电状态,第m荷电状态,......第N荷电状态的最大充电倍率确定充电方法。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电池在不同充电倍率下充电至第m荷电状态后静置第一时间的电压曲线的方法包括:将所述电池在第一充电倍率下充电至第m荷电状态后静置第一时间;获取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一时间内的电压曲线;将所述电池放电至空电状态后静置第二时间;调整充电倍率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获取所述电池在不同充电倍率下充电至第m荷电状态后静置第一时间的电压曲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时间为0.2小时至1小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不同充电倍率包括0.1C、0.2C、0.33C、0.5C、1C、1.5C、2C、3C、3C、4C、5C。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m荷电状态包括10%、20%、30%、40%、50%、60%、70%、80%、90%、95%、97%、10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为0.5小时至4小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电压曲线数据的间隔时间为20秒至120秒。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电压曲线获得所述电池充电至第m荷电状态的最大充电倍率的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电压曲线判断所述电池充电至第一荷电状态时是否发生析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电压曲线判断所述电池充电至第m荷电状态时是否发生析锂的方法包括:所述电压曲线有明显峰值则所述电池充电至第一荷电状态时发生析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电压曲线判断所述电池充电至第m荷电状态时是否发生析锂的方法包括:所述电压曲线无明显峰值则所述电池充电至第一荷电状态未发生析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凌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新敏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新敏雅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凌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新敏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新敏雅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75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