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蜂蜜制备用快速冷却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7856.5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2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汪昌宏;李恒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泓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1/25 | 分类号: | A23L21/25 |
代理公司: | 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 32305 | 代理人: | 刘林 |
地址: | 239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蜂蜜 制备 快速 冷却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固体蜂蜜制备用快速冷却装置,包括蜂蜜冷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蜜冷却容器包括容器外壳(1)和均匀安装于容器外壳(1)内壁上的若干组冷却管(2),所述容器外壳(1)内安装有旋转冷却机构(3),所述旋转冷却机构(3)由底座(4)、顶座(5)、主电机(6)、转动杆(7)、连接杆(8)和容纳托桶(9),所述底座(4)安装于容器外壳(1)内腔底部,所述顶座(5)安装于容器外壳(1)内腔顶部且下方与主电机(6)相连接,所述主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与转动杆(7)相连接,所述转动杆(7)垂直设置且底部活动安装于底座(4)上,所述连接杆(8)分设有若干组且均匀安装于转动杆(8)的两端,所述容纳托桶(9)安装于上下位于同一平面的两组连接杆(7)之间,位于上方的所述连接杆(7)上均安装有辅助电机(10),所述辅助电机(10)的动力输出端与容纳托桶(9)相连接,所述容纳托桶(9)的底部与连接杆(8)活动连接,所述容纳托桶(9)包括桶体(11)和安装于桶体(11)底部的容纳盘(12),所述桶体(1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13),所述容纳盘(12)的表面加工成型有摆放槽(14)且上方平行设置有限位卡环(15),所述摆放槽(14)的底部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温度传感器(16)的检测端向上且外接有显示器(17),所述显示器(17)安装于容器外壳(1)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蜂蜜制备用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外壳(1)包括外壳(18)和内胆(19),所述外壳(18)与内胆(19)之间形成有保温内腔(20),所述保温内腔(20)内部设置有保温隔层(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体蜂蜜制备用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隔层(21)采用聚氨酯材料且表面呈蜂窝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体蜂蜜制备用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托桶(9)可以设置五组或五组以上,所述容器外壳(1)根据容纳托桶(9)的个数而选择不同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固体蜂蜜制备用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托桶(9)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冷却腔孔(22)且位于开口处一侧安装有开关门(23),所述开关门(23)上安装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固体蜂蜜制备用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环(15)的规格与摆放槽(14)相同且两侧安装有两组调节杆(24),所述调节杆(24)的外端安装有滑块(25),所述容纳托桶(9)的外壁对称开设有两组滑槽(26),所述调节杆(24)位于滑槽(26)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固体蜂蜜制备用快速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蜂蜜容器置入:将蜂蜜放入专门的金属桶状容器,然后对金属桶状容器进行封口并置入容纳盘(12)的摆放槽(14)内,使得金属桶状容器的底部与温度传感器(16)的检测端相接触,然后工作人员可以手持滑块(25)并下拉使得限位卡环(15)卡在金属桶状容器顶部外围,达到对金属桶状容器固定的目的,最后关闭开关门(23)完成。
步骤二:旋转冷却处理:通过主电机(6)驱动转动杆(7)转动,转动杆(7)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外围的若干组容纳托桶(9)以转动杆(7)为中心进行转动,并且通过辅助电机(10)带动各组容纳托桶(9)进行自转,容纳托桶(9)在自转的过程中使得内部的蜂蜜溶液可以进行均匀搅拌,从而提高蜂蜜溶液冷却固化的速度。
步骤三:安全取出:通过温度传感器(16)对金属桶状容器进行温度检测,并将温度显示在显示器(17)上,当温度达到要求时,将开关门(23)打开,手持滑块(25)并上拉使得限位卡环(15)脱离金属桶状容器的顶部外围,将位于内部的金属桶状容器逐一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泓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泓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78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