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风除湿的丸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7960.4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3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孙祥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K9/20;A61P29/00;A61K35/64;A61K35/644;A61K35/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陶小丽 |
地址: | 210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祛风 除湿 丸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风除湿的丸剂,具体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原料: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白附子、当归、地黄、玄参、防风、僵蚕、全蝎、桑寄生和蜂蜜。本发明配方中祛风化湿效果更佳,保证治疗效果;防风、僵蚕、全蝎、桑寄生均具备祛风除湿功效,全蝎与白附子和僵蚕相互配合,可加强祛风解痉,通络止痛功效;同时桑寄生可与独活和牛膝配合使用,可有效加强天麻丸的功效,提高治疗效果,对中药材粉碎后进行煎熬和渗漉处理,可将原料中的有效物质全部取出,可将天麻丸的药效更快的发挥出来,避免浪费药材,保证治疗效果,药物混合均匀程度更高,药效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祛风除湿的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天麻丸,中成药名,为祛湿剂,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之功效,主治风湿瘀阻、肝肾不足所致的痹病,症见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痠痛。
现有的祛风除湿的丸剂,大多是直接将中药材磨成粉与练蜜配合制成天麻丸,天麻丸的药效发挥不佳,容易产生浪费,且治疗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祛风除湿的丸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强天麻丸的药效发挥效果,避免浪费药材,保证治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祛风除湿的丸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天麻40-80份、羌活80-120份、独活30-70份、杜仲50-90份、牛膝40-80份、粉萆薢40-80份、白附子10-50份、当归80-120份、地黄120-200份、玄参40-80份、防风40-80份、僵蚕10-30份、全蝎20-40份、桑寄生20-40份、蜂蜜80-120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天麻40份、羌活80份、独活30份、杜仲50份、牛膝40份、粉萆薢40份、白附子10份、当归80份、地黄120份、玄参40份、防风40份、僵蚕10份、全蝎20份、桑寄生20份、蜂蜜80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天麻80份、羌活120份、独活70份、杜仲90份、牛膝80份、粉萆薢80份、白附子50份、当归120份、地黄200份、玄参80份、防风80份、僵蚕30份、全蝎40份、桑寄生40份、蜂蜜120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天麻60份、羌活100份、独活50份、杜仲70份、牛膝60份、粉萆薢60份、白附子30份、当归100份、地黄160份、玄参60份、防风60份、僵蚕20份、全蝎30份、桑寄生30份、蜂蜜100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白附子、当归、地黄、玄参、防风、僵蚕、全蝎和桑寄生均选用无病虫害产品,所述蜂蜜为天然蜂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杜仲为盐杜仲,先用食盐加适量开水溶化,取杜仲块或丝条,使与盐水充分拌透吸收,然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为度,取出晾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祛风除湿的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称取上述重量份的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白附子、当归、地黄、玄参、防风、僵蚕、全蝎、桑寄生和蜂蜜;
步骤二:将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当归、地黄、玄参、白附子、防风、僵蚕、全蝎和桑寄生分别进行粉碎处理,过10-20目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79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