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蚕茧循环运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78157.2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0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邓庆明;赵碧玉;李瑞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天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47/74;B65G47/82;B65G47/22 |
代理公司: | 南昌丰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7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331899 江西省抚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蚕茧 循环 运输 装置 | ||
1.一种自动化蚕茧循环运输装置,设置在传输机构(1)附近,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接掉落蚕蛹的箱体(8)、上升机构(7)和整理机构(3),所述传输机构(1)和上升机构(7)均设置在箱体(8)内,所述上升机构(7)包括两个传输轮(9)、传送带(5)、多个兜槽(6)和连接块(11),两个传输轮(9)并列设置在箱体(8)内,所述传送带(5)设置在两个传输轮(9)之间,多个兜槽(6)通过传送带(5)等间距设置在传送带(5)上,所述兜槽(6)的背面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兜槽(6)开口的一端比另一端的位置高,所述整理机构(3)的进口与兜槽(6)开口相对应,所述整理机构(3)的出口与传输机构(1)相对应,所述整理机构(3)包括壳体(4)、导向通道(2)、设置在壳体(4)内的推进振动机构(16)、限位板(22)和推板(24),所述壳体(4)设置在位于高处的传输轮(9)的侧面,所述壳体(4)与兜槽(6)的开口相对应,所述推板(24)的底部斜向设置有弹片(20),所述推板(24)的一端铰接在壳体(4)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推进振动机构(16)包括铁片(19)和电磁铁(18),所述铁片(19)设置在推板(24)的底部,所述电磁铁(18)设置在壳体(4)的底部内壁上,所述电磁铁(18)与铁片(19)相对应,所述限位板(22)设置在壳体(4)内,所述限位板(22)与推板(24)之间的距离与一个蚕蛹的高度一致,所述导向通道(2)设置在壳体(4)的底部,所述导向通道(2)的进口与限位板(22)和推板(24)之间的形成的缝隙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蚕茧循环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机构(3)还包括挡板(21)和滑块(17),所述滑块(17)滑动配合在壳体(4)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推板(24)的一端与滑块(17)铰接,所述挡板(21)设置在推板(24)的另一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蚕茧循环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堆积机构(15)和底部内室(10),所述底部内室(10)设置在箱体(8)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堆积机构(15)设置在底部内室(10)内,所述堆积机构(15)包括皮带(13)和两个转轮(14),两个转轮(14)设置在底部内室(10)内,靠近所述上升机构(7)的转轮(14)比另一个转轮(14)的位置低,所述皮带(13)设置在两个转轮(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蚕茧循环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机构(7)还包括橡胶挡板(23),所述橡胶挡板(23)设置在箱体(8)的内壁上,所述橡胶挡板(23)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与兜槽(6)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蚕茧循环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机构(7)还包括铲头(12),所述铲头(12)设置在兜槽(6)的开口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天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天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81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