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特性监测基础上的钢平台装备安全监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8702.8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3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朱毅敏;王舸舟;沈阳;王少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24/08;G01H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特性 监测 基础上 平台 装备 安全 监控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动力特性监测基础上的钢平台装备安全监控方法,安装于钢平台部分结构上的振动速度监测模块检测振动数据以及竖向位移、构件应力检测信号,通过整体钢平台上的5G基站,传输出到位于地面的5G基站,统一被数据接收站接收后送数据处理PC进行振型、各阶频率以及传递函数分析,对动力特性监测实现故障预判。整体钢平台出现受力缺陷可通过实时数据和过程数据的分析,准确迅速获取,并可实现监测的迅速反应,在未发生事故,存在安全隐患时可及时处理;数据处理PC对振动信号的分析用于对钢平台施工系统的整体受力特性进行估计,解决了布置在局部的应力‑应变传感器收集的应力信息不能快速反映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造安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特性监测基础上的钢平台装备安全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整体钢平台施工的安全监测,主要有施工平台的水平度、支撑系统筒架的垂直度、牛腿位移、牛腿应力和爬升系统的立柱垂直度等项目和指标,这些监测可以对施工平台、支撑和爬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高层建筑施工中采用的整体钢平台体系具有重量大、支撑条件变化多等特性,并且存在施工工况和爬升工况的交替变化,因此,其结构性状具有非唯一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为保证安全施工应对其整体结构安全性进行实时评判。但目前缺乏针对整个钢平台施工系统的动力特性的监测手段,已研发的整体爬升平台安全监测系统存在以下局限性:
1)目前针对整体钢平台体系的安全监测指标多是针对局部构件,如支撑系统牛腿的压力、位移和伸缩以及爬升系统立柱的垂直度等,对钢平台的整体控制主要依靠架体水平度来保证,由于体系超静定,因此仅依靠平台水平度和立柱垂直度无法确定其结构性状。
2)现有的安全监测系统在从爬升平台传输数据至监控中心时采用的传统无线数据网络,满足采样频率小于1Hz的监测系统数据量传输需求,但对于采用频率超过50Hz的振动数据,由于数据量过大,传统无线网络实现稳定的实时传输有一定困难。
现有的安全监测中采用视频监控和人工查看的方式控制钢平台同步爬升,需要监测人员持续监测,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整体钢平台施工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动力特性监测基础上的钢平台装备安全监控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动力特性监测基础上的钢平台装备安全监控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建立动力特性监测基础上的超高层钢平台建造施工现场全覆盖无线5G网络:在超高层建造基层时在建造楼层地面上安装第一5G基站,将第二5G基站布置在靠近第一5G基站一边的整体钢平台施工系统上,第二5G基站通过专用的小平台进行固定安装,当上下的第一5G基站和第二5G基站构成的5G网络不足以覆盖整个超高层建造层时,在两个5G基站中间增加第三5G基站;
2)建立动力特性监测基础上的超高层钢平台装备安全监测系统:在楼层基层中心设置第一振动速度监测模块输出信号通过第一5G基站传输,被建造基层的数据接收站接收;在已建建筑最高平台中心设置第二振动速度监测模块,在整体钢平台施工系统的最高平台中心设置第三振动速度监测模块,整体钢平台施工系统中检测系统检测钢平台施工系统中施工建造信号,整体钢平台施工系统中检测系统和第二、三振动速度监测模块通过无线方式将检测数据送数据采集板,数据采集板对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光纤直接连接第二5G基站,通过5G网络外传,被建造基层的数据接收站实时接收,数据接收站将实时采集现场数据送建造基层的数据处理PC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8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