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载波结合Wi-Fi通信的区域型智能化老人监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8978.6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9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国;宋红萍;胡锋;胡天羽;孔茜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C19/00 | 分类号: | G08C19/00;G08C17/02;H04B3/54;A61B5/0205;A61B5/14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载波 结合 wi fi 通信 区域 智能化 老人 监护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载波结合Wi‑Fi通信的区域型智能化老人监护系统,该系统由四个模块组成,分别是室内环境监测模块,体征参数采集模块、室内控制中心和远程控制中心。室内监测模块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气体浓度传感器采集周围环境信息,采用Wi‑Fi模块传输数据信息,体征参数采集模块通过体温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采集身体的体温、心率和血氧信息,采用Wi‑Fi模块传输数据信息。室内控制中心通过Wi‑Fi模块接受数据信息,然后将数据通过LCD屏显示,同时将数据通过电力载波发射模块利用电力线发送给远程控制中心。远程控制通过电力载波接收模块接收数据,采用LCD屏显示数据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老人监护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力载波结合Wi-Fi通信的区域型智能化老人监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地域经济结构的不断分化,大部分子女因为工作机会而离家,导致目前独居老人的比例逐步增多,这些独居老人的安全等问题已经逐渐成了目前我们社会发展中一个比较严重且继续解决的问题。独居老人在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后,往往很难很快时间得到救治,从而因为延误最佳救治时机导致病情加重,因此需要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协助监护独居老人的生活。
电力载波通信是以输电线路为传输媒介传送载波信号的一种通信技术,电力线输送工频电流的同时,用之传送载波信号,在电力部门使用历史很久,已经具备非常完善的技术,十分可靠。电力载波通信只要有电线,就能进行数据传递,最大特点是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针对新建工程采用该系统,能够更加节约时间与投资,省去了大量的预埋管和穿线,节约了材料和人工,十分经济节约。因此设计出一种电力载波结合Wi-Fi通信的区域型智能化老人监护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载波结合Wi-Fi通信的区域型智能化老人监护系统,该系统采用传感器网络采集老人身体状况和周围环境信息,通过电力载波结合Wi-Fi通信的方式传输数据,充分利用电力载波通信和Wi-Fi通信的优点,实现了对老人监护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要求。
本发明实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载波结合Wi-Fi通信的区域型智能化老人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室内环境监测模块、体征参数采集模块、室内控制中心和远程控制中心。室内环境监测模块采集室内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体征参数采集模块采集身体的温度、心率和血氧浓度,室内控制中心模块和这两个模块通过Wi-Fi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将数据显示在LCD屏上,同时利用电力载波发生模块通过电力线将数据发送至远程控制中心,远程控制中心通过电力载波接收模块接收数据,并将其显示在LCD屏上;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力载波结合Wi-Fi通信的区域型智能化老人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需要电源供电的设备有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体温传感器、心率传感器、Wi-Fi模块、电力载波模块、LCD屏和STM32芯片,使用XL6009升压芯片和LM2596降压芯片,通过升降压为所述的设备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压;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力载波结合Wi-Fi通信的区域型智能化老人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环境监测模块选用型号为DHT22的温湿度传感器和型号为MQ-2的气体传感器采集周围环境信息,选用型号为ESP8266的Wi-Fi模块传输数据,选用型号为STM32F103RC系列的芯片控制这三个设备的运作;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力载波结合Wi-Fi通信的区域型智能化老人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征参数采集模块选用型号为MAX30102的心率传感器和型号为MAX30205的体温传感器采集身体信息,选用型号为ESP8266的Wi-Fi模块传输数据,选用型号为STM32F103ZE系列的芯片控制这三个设备的运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89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