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虾青素和人参皂苷Rg3联合组合物制备抗肝癌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9060.3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8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丰明乾;朱元奎;刘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华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 | 分类号: | A61K31/704;A61K31/12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虾青素 人参 皂苷 rg3 联合 组合 制备 肝癌 药物 | ||
本发明属于医疗保健药品领域,尤其是一种虾青素和人参皂苷Rg3联合组合物制备抗肝癌的药物,针对虾青素和人参皂苷Rg3联合组合物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现提出以下方案,所述的抗肝癌药物包括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或肿瘤生长的药物,所述药物为虾青素和人参皂苷Rg3联合组合物,所述虾青素和人参皂苷Rg3(14mg)的质量比为:虾青素10~65份,人参皂苷Rg3 5~35份。本发明本发明在体外水平发现虾青素和人参皂苷Rg3联合组合物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首次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虾青素和人参皂苷Rg3联合组合物在体内可以显著肝癌细胞的增殖和成瘤能力,有效抑制肝癌的生长。对肿瘤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保健药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虾青素和人参皂苷Rg3联合组合物制备抗肝癌的药物。
背景技术
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癌症,是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其中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更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浸润与转移性强、先天性耐药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世界第四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
由于肝癌发病隐匿,生长迅速,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3~6个月,对肝癌的治疗还没有有效治疗手段。临床治疗癌症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和放化疗,但由于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丧失手术时机,因此放化疗更是大部分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式。到目前为止,FDA批准的抗肝癌药物极少,仅见索拉非尼(2007年)和瑞戈非尼(2017),而且临床疗效仍很有限,目前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20%。另外,随着药物治疗期的延长,临床耐药性的也发展为常态,单药治疗已受限。因此,采用联合用药抑制肿瘤生长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联合用药能更有效地抑制癌症,从而更有效地治疗癌症患者。
Huh7,HepG2和Hep3B细胞系是常用于体外研究肝癌的理想肿瘤模型,故选择这三种细胞系作为本研究的一种肝癌细胞的细胞模型。
虾青素是一种类胡罗卜素,天然存在与虾蟹外壳、牡蛎、鲑鱼及雨声红球藻等生物中。虾青素分子式为C40H52O4。虾青素分子结构中有很长的共轭双健链,末端还有不饱和的酮基和羟基,具有较活泼的电子效应,能吸引自由基中未配对电子或向自由基提供电子,蓉儿清除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虾青素在增强免疫、防治肿瘤、防治糖尿病、抗炎、预防心血管疾病、维护中枢神经系统健康等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虾青素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可能与其抑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y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活化有关。虾青素也可以诱导乳腺癌、肝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细胞的凋亡。其促凋亡机制可能通过激活Erk/MAPK和 PI3K/Akt从而抑制NF-κB 和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人参皂苷就是从人参、西洋参、三七等五加科植物中提取而来的,于上个世纪60年被科学家们发现,其具有抗癌活性,现已广泛用于抗癌领域。目前,被科学家们发现的人参皂苷已经超过100余种,其中包含稀有人参皂苷60余种,Rg3就是其中最早被发现的一种。人参皂苷Rg3具有抑制肝癌血管形成及抑制肝癌复发和转移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因此利用拼合原理,将虾青素和人参皂苷Rg3设计合成组合物,为开发治疗肝癌的药物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发明内容
基于在肝癌治疗中随着药物治疗期的延长,临床耐药性的也发展为常态,单药治疗已受限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虾青素和人参皂苷Rg3联合组合物制备抗肝癌的药物。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虾青素和人参皂苷Rg3联合组合物制备抗肝癌的药物,所述的抗肝癌药物包括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或肿瘤生长的药物,所述药物为虾青素和人参皂苷Rg3联合组合物,所述虾青素和人参皂苷Rg3(14mg)的质量比为:虾青素10~65份,人参皂苷Rg3 5~3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华,未经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9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育训练用平衡反馈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制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