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由器设置方法及路由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79200.7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4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锐格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803 | 分类号: | H04L41/0803;H04L69/22;H04L45/60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皇建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由器 设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由器设置方法及路由器,让路由器的WAN口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特殊报文,并通过对特殊报文进行解析来学习管理者的IP及要设置的WAN口iptables规则,当所述特殊报文记载的控制终端IP和需要开放的端口号与路由器的WAN口iptables规则不一致时,重置该iptables规则,在设置了新规则以后,对发自该IP的报文直接放行,实现不需要连接现场路由器而可以从WAN口直接访问路由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路由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路由器设置方法及路由器。
背景技术
在当今网络设备迅猛发展的时代,路由器作为局域网中信息汇聚转发的核心设备,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由于其作为各个小型局域网中信息和外界进行交换的特殊地位,人们会对路由器的应用也进行了越来越多的拓展,比如路由器会被装上蓝牙、zigbee、3G/4G模块,变成一个物联网路由器。特别是在工厂、仓储等应用场景,多以物联网路由器来进行简单的组网应用。随着多组路由器的应用,对他们的管理也存在不小的问题。当设备管理人员对现场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一个个连接到各物联网路由器进行配置,当现场网络和应用场景改变的时候,又要重新设置一次,这给设备管理带来诸多的不便利。
路由器的外观接口被分成WAN口和LAN口两种接口,设计之初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现有IPv4数量不够的问题,让LAN侧的设备可以任意指定网段。WAN口的IP通常由上级设备授予,主要用于和互联网设备信息的交互,LAN侧设备的私有网段由路由器自己分配,主要给所连接的终端设备使用,WAN口和LAN侧的IP网段不属于一个网段。路由器工作的时候,对于LAN侧的数据包,通常需要使用NAT转换成WAN口的IP和MAC地址发出去,回应的数据包又通过NAT转换IP,发送给原设备,而直接从WAN口访问的报文是会被直接丢弃的。这样路由器相当于一个简易的防火墙装置,外面的数据包不可能轻易的进来,里面的数据包经过了NAT转换才出去。
由于路由器特殊的包转发特性,使得我们直接从WAN口访问路由器基本是无法实现的。目前要想直接从WAN口配置路由器,首先需要从LAN侧登录路由器,使用iptables设定WAN口iptables规则,让某些IP的以太网报文或者某些端口的报文可以直接进入WAN口,达到从WAN口访问路由器的目的。
现有的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存在这么几个问题:
如果现场有多组路由器,WAN口iptables规则的设置都是要通过LAN侧去登录后才能设置的,如果路由器带有无线功能还好,如果只有有线接口,则需要我们到现场一台台去设置,造成极大的不方便;
按目前的设置方法,WAN口的iptables规则只能设置一次,如果现场需要改变规则,只能重新从LAN侧连接进去再设置一次,而不能实现WAN口iptables规则的动态配置;
如果现场有多台路由器,不能实现集中式的规则配置管理,如果需要定制集中管理功能则需要更多的成本和时间,这对于大部分小企业来说是极其不划算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可以从WAN口访问路由器的路由器设置方法及路由器。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路由器设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路由器的WAN口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特殊报文,所述特殊报文记载了控制终端IP和需要开放的端口号;
路由器对所述特殊报文进行检验,当所述特殊报文满足预设解析条件时,路由器对所述特殊报文进行解析;
当所述特殊报文记载的控制终端IP和需要开放的端口号与路由器的WAN口iptables规则不一致时,重置该iptables规则。
进一步的,所述特殊报文为连续发送的三条ICMP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锐格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锐格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9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