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79654.4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5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梁习锋;杨明智;孙成名;王田天;周丹;伍钒;张雷;刘堂红;熊小慧;钱博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08 | 分类号: | G01M9/08;G01M9/06;G01M17/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李由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列车 模型 试验 系统 | ||
1.一种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系统,包括高压空气储罐,其与上层管道连通,沿所述连通处依次设有动力车、模型列车,上层管道下方设有带槽的轨道底板,该轨道底板下方设有下层管道,所述上层管道内设有动力车制动装置,该动力车制动装置能在不接触模型列车的同时制动动力车;其特征在于,在下层管道内设置有传动车,该传动车通过槽与模型列车固定连接,并支撑起模型列车悬空于轨道底板之上,所述动力车和所述传动车之间设置有传动连接,在所述下层管道末端设有至少一组与所述传动车配套的传动车可调制动装置;所述传动车可调制动装置包括固定在下层管道外侧的油缸底板及安装在该油缸底板上的调节油缸,油缸活塞杆从所述调节油缸中伸出、穿过下层管道侧壁与制动板接触,一端固定在所述制动板上的拉杆穿过下层管道侧壁和回拉弹簧,另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在下层管道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仅两端设置有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板与所述拉杆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系统包括两组以上的传动车可调制动装置,所述制动板两端为反向阶梯型,多个制动板前后相互搭接,搭口平整无逆向台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水平方向上,所述制动板的下端不与所述下层管道接触,上端不与所述轨道底板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水平方向上,所述制动板的下端与所述下层管道之间的间隙为3-5毫米,上端与轨道底板之间的间隙为3-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油缸通过油缸活塞杆向所述制动板施加的压力大小为8000-12000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板长度为1800-2200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车、传动车、传动连接均采用多孔镂空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96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下料装置及其自动上料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温热料配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