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枝头上部不易采摘水果的采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9733.5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8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冯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高峰 |
主分类号: | A01D46/247 | 分类号: | A01D46/247;A01D4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枝头 上部 不易 采摘 水果 装置 | ||
一种适用于枝头上部不易采摘水果的采摘装置,涉及一种水果采摘装置,在静U形杆(5)的U形底部杆前部面(20)间隔设有多根静卡杆(1),动U形杆(14)的U形底部杆后部面(28)间隔设有多根动卡杆(18),网袋(7)上口连接在静U形杆和动U形杆形成的“口”字形壁上,手柄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静U形杆的后中部,两根拉绳(6)在两凸起板(15)上,两根拉绳的中部穿在两凸起块(3)的通孔(21)中,两根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手柄杆的下部;本发明通过手柄杆控制静U形杆和动U形杆套住水果,由多个卡杆之间的间隙卡住水果柄,下拉手柄杆便可将水果顺延网袋落至袋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果采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枝头上部不易采摘水果的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苹果、梨、柑桔、桃子、无花果、猕猴桃等水果是人民非常喜欢吃,但是很多水果生长在树枝上部无法采摘,对于无花果、猕猴桃等害怕磕碰的水果,常规的采摘所用的方法是爬树、利用人字梯;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野生猕猴桃等的偏爱,使的野生猕猴桃市场价格偏贵;主要原因是采摘过程很不容易,有时还会面临危险。进山采摘野生猕猴桃的遇到的意外,基本都和高处跌落擦伤有关,所以野生猕猴桃的价格比起普通人工栽培的要贵很多;现有技术还没有适应高枝头水果或山中坡地野生水果的采摘。
通过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公开号CN104838808A”一种苹果鸭梨或桃子采摘机械手可以较好的解决较硬的苹果、梨、柑桔和桃子的采摘,但对于无花果、猕猴桃等害怕磕碰的水果却无法克服进入网时与先前进入的相互磕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枝头上部不易采摘水果的采摘装置,通过手柄杆控制静U形杆和动U形杆套住水果,由多个卡杆之间的间隙卡住水果柄,下拉手柄杆便可将水果顺延网袋落至袋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枝头上部不易采摘水果的采摘装置,包括静U形杆、动U形杆、轴、网袋、手柄杆和拉绳,在静U形杆的U形底部杆前部面间隔设有多根静卡杆,动U形杆的U形底部杆后部面间隔设有多根动卡杆,静U形杆两端部的轴孔B和动U形杆两端部的轴孔A通过两个轴连接,网袋上口连接在静U形杆和动U形杆形成的“口”字形壁上,静U形杆的两直杆中部分别连接在斜杆的前端,在两斜杆的后部之间设有固定板,手柄杆的上部穿在所述固定板中部的杆固定穿孔中,手柄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静U形杆的后中部,两根拉绳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动U形杆两直杆外部设置两凸起板的绳连接孔上,两根拉绳的中部活动穿在静U形杆两直杆外侧分别设置凸起块的通孔中,两根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手柄杆的下部,所述网袋下端连接在手柄杆的下部使网袋形成水果下落时的柔性滑道。
所述的适用于枝头上部不易采摘水果的采摘装置,在静U形杆和动U形杆的外缘分别设有螺孔,网袋的上口分并通过螺丝钉连接在静U形杆和动U形杆的螺孔上。
所述的适用于枝头上部不易采摘水果的采摘装置,在多根静卡杆上分别设有橡胶片。
所述的适用于枝头上部不易采摘水果的采摘装置,在多根动卡杆上分别设有橡胶片。
所述的适用于枝头上部不易采摘水果的采摘装置,在静U形杆的后中部设有杆固定凸起块,所述杆固定凸起块的中部设有杆固定孔,手柄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杆固定凸起块的杆固定孔中。
所述的适用于枝头上部不易采摘水果的采摘装置,所述网袋为细尼龙丝编织而成。
所述的适用于枝头上部不易采摘水果的采摘装置,所述网袋下端的袋底捆绑在手柄杆的下部;或在手柄杆的下部设置块体,所述块体靠近前部设有穿入手柄杆的杆连接孔,在所述块体前部设有缩颈段,在缩颈段上设有网袋固定孔,网袋的袋底捆绑在所述缩颈段的网袋固定孔上。
所述的适用于枝头上部不易采摘水果的采摘装置,在缩颈段外端设有端部扩径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高峰,未经冯高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9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