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母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9751.3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6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袁华君;胡群;欧国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西格玛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5/06 | 分类号: | H02G5/06;H02G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母线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母线系统,包括母线主体和始端箱,所述母线主体一端连接始端箱,另一端设置有端部封板,母线主体包括多段母线槽壳体、母排、母线连接器、取电装置和工业插座,母线槽壳体中上下两端设有上母线夹和下母线夹,母线夹和下母线夹之间开设有插口,插口之间均设置母排,相邻两个母线槽壳体之间设置母线连接器;母线槽壳体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开口,开口处母线槽壳体中设置取电装置,位于开口处的母线槽壳体表面设有插座罩壳,插座罩壳上固定设置所述工业插座。取消了插接箱,使得取电更为方便可靠,避免了母线上需要定位、冲孔等很多工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在任意位置均可插接取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母线系统。
背景技术
母线槽系统是一种高效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的配电系统中,尤其大电流输送时安全性能高,承载能力强,充分体现出它的优越性。(1)现有传统母线系统都是由始端箱、母线、连接器以及插接箱组成的,相应的使用成本就比较高,有时候一些场合需要一种简单的母线系统来供电,无需插接箱之类的取电装置,最好是像家里的插座那样直接插接来取电,而目前母线系统无论在生产制作还是现在安装过程中都相对复杂,而且现场的插接箱位置需要结合设计图纸和现场情况来确定,不能随意改变位置。(2) 现有传统母线外壳大多数都是有上盖板、左右侧板、下盖板通过自攻螺钉或者铆钉铆接而成,加工工序或加工工艺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且耗时,生产成本相应也比较高,现有母线壳体组件之间的连接大多采用螺丝紧固或是焊接等方式,安装拆卸相对复杂,并且对后续的维护带来很大的不便。(3)母线槽输电系统输送电流的好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母线槽连接器的影响,现有母线连接装置的种类比较繁多,而小电流母线的连接器的连接效果并不明显,结构相对复杂,在装配过程中,绝缘板容易发生翻转活动,不能有效对其进行定位,装配起来不是十分的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新型母线系统,无需配置插接箱,简单方便实用。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母线系统,包括母线主体和始端箱,所述母线主体一端连接始端箱,另一端设置有端部封板,其特征在于,母线主体包括多段母线槽壳体、母排、母线连接器、取电装置和工业插座,所述母线槽壳体中的上下两端排列设置有多个上母线夹和下母线夹,所述上母线夹和下母线夹之间对称开设有多个插口,上母线夹和下母线夹的插口之间均设置有母排,且上母线夹和下母线夹通过螺栓依次贯穿母线槽壳体、上母线夹和下母线夹并配合螺母固定在母线槽壳体中,相邻两个母线槽壳体之间设置所述母线连接器,且母线连接器固定设置在母线槽壳体中,母线连接器两端分别与两个母线槽壳体中的母排一端连接;所述母线槽壳体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位于所述开口处的母线槽壳体中均设置一个所述取电装置,所述取电装置包括底座、簧片、铜鼻子,所述底座下端的两侧开设有握持槽,所述底座上端排列设置有多个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两端为开口设置,容置槽的上端呈收缩设置,且相邻两个限位槽之间设置有隔板,每个容置槽中均设置一个簧片,所述簧片形状与容置槽的侧壁形状相适配,每个簧片的内侧底端均设置一个铜鼻子,且所述铜鼻子和簧片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容置槽中,每个簧片分别与一个母排进行插接固定,隔板的前端抵靠在母线槽壳体的内壁上,并使得取电装置固定在母线槽壳体中;位于所述开口处的母线槽壳体表面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设置有插座罩壳,所述插座罩壳上固定设置所述工业插座,且工业插座通过导线与取电装置中的铜鼻子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母线槽壳体包括前板和后板,所述后板中部的侧壁上一体式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均向后板的中部弯折设置,并呈“L”型结构,后板的两侧顶端均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中水平贯穿开设有定位孔,后板的两侧底端均设有卡接座,所述卡接座的底部开设有截面为圆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开口呈收缩设置,且限位槽的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前板安装在后板底部,前板内壁两侧均水平设有圆柱结构的卡接柱,所述卡接柱的尺寸结构与所述限位槽的尺寸结构相适配,且前板两侧的卡接柱均嵌入到后板两侧的限位槽中,并使得限位槽底部开口对卡接柱进行限位,实现前板与后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西格玛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西格玛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9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