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肠液循环回输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0996.8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0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A61M1/00;A61M25/10;A61B5/145;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肠液 循环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便携式肠液循环回输系统,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侧设置分别有蠕动泵(2)、微型充气泵(6)以及控制器(9),所述蠕动泵(2)的两端均设置有软管(3),所述软管(3)的表面靠近泵出端设置有泵出端压力传感器(4),所述泵出端压力传感器(4)的侧端设置有成分分析器(5),所述软管(3)的末端设置有输入端固定器(7),所述输入端固定器(7)包括蘑菇型固定器(71)、第一反向卡扣(72)、第一盘形固定器(73)以及腹壁引导打孔器(74),所述软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负压吸引端固定器(8),所述负压吸引端固定器(8)包括双通道(81)、多孔过滤吸引管(82)、气囊(83)、第二反向卡扣(84)以及第二盘形固定器(8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肠液循环回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向卡扣(72)设置于蘑菇型固定器(71)的外表面,且靠近于与软管(3)的连接端,所述第一反向卡扣(72)与蘑菇型固定器(7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盘形固定器(73)设置于蘑菇型固定器(71)的表面,且靠近第一反向卡扣(72)的一侧,所述第一盘形固定器(73)与蘑菇型固定器(71)之间为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肠液循环回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过滤吸引管(82)设置于双通道(81)的末端,且远离于与软管(3)的连接端,所述双通道(81)贯穿于双通道(81)的内侧,且与双通道(8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气囊(83)设置于双通道(81)的末端,且靠近于多孔过滤吸引管(82)的下端,所述气囊(83)与双通道(8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与双通道(81)的内侧连通,所述第二反向卡扣(84)设置于双通道(81)的表面,且远离双通道(81)的一端,所述第二反向卡扣(84)与双通道(8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盘形固定器(85)设置于双通道(81)的表面,且靠近第二反向卡扣(84)的一端,所述第二盘形固定器(85)与双通道(81)之间为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肠液循环回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3)的表面靠近蠕动泵(2)的左侧设置有吸引端压力传感器(11),所述吸引端压力传感器(11)与软管(3)固定连接,所述软管(3)与蠕动泵(2)、微型充气泵、(6)蘑菇型固定器(71)、多孔过滤吸引管(8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连接口(10),所述软管(3)与蠕动泵(2)、微型充气泵、(6)蘑菇型固定器(71)、多孔过滤吸引管(82)之间通过连接口(10)活动连接,所述蘑菇型固定器(71)、多孔过滤吸引管(82)之间通过蠕动泵(2)、软管(3)连通,所述微型充气泵(6)与负压吸引端固定器(8)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气囊(83)与微型充气泵(6)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肠液循环回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出端压力传感器(4)、成分分析器(5)与软管(3)之间均为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9)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储存器与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蠕动泵(2)、微型充气泵(6)、控制器(9)与装置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蠕动泵(2)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蠕动泵(2)之间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9)输入端与泵出端压力传感器(4)、成分分析器(5)、吸引端压力传感器(11)、电池模组(1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9)输出端与蠕动泵(2)、微型充气泵(6)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肠液循环回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腰带,且固定腰带与装置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电池模组(12),所述电池模组(12)与装置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09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