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跑道飞行的TCAS告警验证及告警规避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1061.1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5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黄荣顺;王旭辉;杨乐;张永丽;柳萌;张锐;马强;董立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8G5/04 | 分类号: | G08G5/04;G06F30/15;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辰智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2 | 代理人: | 秦华云 |
地址: | 1000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跑道 飞行 tcas 告警 验证 规避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跑道飞行的TCAS告警验证及告警规避系统及方法,包括飞行模拟系统、TCAS进近告警系统和两个起降跑道,飞行模拟系统包括飞行数据输入模块和飞行数据全流程执行模块,TCAS进近告警系统包括飞行记录模块、飞行进近执行模块和TCAS告警判断模块,飞行进近执行模块用于对两个起降跑道所对应的飞行轨迹同步进行进近模拟飞行,TCAS告警判断模块用于进行TCAS告警判断并验证是否触发TCAS告警。本发明可以对两条进近起降飞行数据进行高效、精准的TCAS进近告警验证,为进近起降飞行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或模拟飞行数据,有利于快速验证或快速设计或选择出能够消除TCAS进近告警触发的进近起降飞行策略,降低了飞机驾驶复杂度,同时大大降低了安全监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民航飞行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跑道飞行的TCAS告警验证及告警规避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部分高原机场自试运行双跑道独立平行进近以来,发生了多起TCAS告警事件,导致机组采取终止进近、复飞等措施,影响了飞行秩序和运行安全。为了防范两机对头飞行时,距离最近点的接近率不大的风险问题,TCAS设备会记录接近率最大点的风险并将其保持,直至飞机出现分离趋势后自动重置。而对于特定机场而言,如果两机一直处于手拉手的同向平行飞行状态,始终没有分离趋势,则水平方向的风险特征将会被一直锁定,而此时的锁定已经不能反映实时的运行风险,相反却导致了不必要的告警和复飞,额外增加了运行风险。
现有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人为切换TCAS设备状态的方法可以解决不必要的告警。航空器完全建立航向道后,并不得晚于建立下滑道前,执行TA/RA转换到TAONLY位动作;待确认TCAS状态为TAONLY后,再将TCAS重新设回TA/RA模式,并再次确认。人为切换TCAS设备状态存在如下缺陷:
(一)通过人为手段对TCAS告警进行干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埋下安全隐患;切换TCAS设备状态的方法适用于特定机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不适于其它机场。
(二)目前的解决方案需要民航局和地方管理局共同参与,包括发布公告、通知进而公布解决方案,需要机场修订机场管理细则等,浪费了管理资源,提高了机场运行成本;
(三)TCAS进近告警验证存在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TCAS验证软件由于精度不够,验证准确率不高。
(四)修正TCAS设备的算法逻辑,进一步提高TCAS告警功能的适用性和安全性,提高了设备更换、升级的成本。
现有技术没有一种起降TCAS进近告警验证系统,无法对于实际起降飞行数据进行TCAS进近告警验证,也无法进行模拟起降飞行数据的TCAS进近告警验证,不便于进行双跑道的起降安全飞行优化设计与优化管理,容易发生不必要的告警,增加了飞行员的操控负担及紧张度,也增加了机场管理人员的运行负担,现有技术缺少验证两条进近起降飞行数据的TCAS进近告警验证系统,导致管理人员仅能依靠理论而设计起降进近飞行,在实际进近飞行中就存在着较大偏差,在重新设计起降进近飞行时,由于缺乏综合数据,即使可以降低TCAS进近告警,也会增加飞行操控负担,甚至导致机组不得已而采取终止进近、复飞等措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跑道飞行的TCAS告警验证及告警规避系统及方法,可以对两条进近起降飞行数据进行高效、精准的TCAS进近告警验证,为进近起降飞行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或模拟飞行数据,有利于快速验证或快速设计或选择出能够消除TCAS进近告警触发的进近起降飞行策略,保证了飞行安全,避免了人为干预,降低了飞机驾驶复杂度,同时大大降低了航空局或机场的安全监控成本,降低了不得已而采取终止进近、复飞等措施的概率,也提高了进近飞行的安全性能,为双跑道、多跑道进近安全飞行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1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