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束式除尘除雾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1999.3 | 申请日: | 2020-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5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飞;党永清;贾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高原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B01D45/14;B01D4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2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束 除尘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束式除尘除雾器,安装在脱硫塔内的支撑梁上,包括顺序连接的上固定板、管束除雾筒和下固定板;所述管束除雾筒通过所述下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所述支撑梁水平横跨在所述脱硫塔内壁上,所述多个管束除雾筒通过所述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并联连接;所述管束除雾筒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连接部位形成的环形圈内分别贯通设置圆形上通气孔和圆形下通气孔;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均为边长大于所述管束除雾筒外径的正方形板。本发明可以利用现有湿法脱硫塔进行改造,施工速度快;对上下固定板结构进行调整,增强了管束式除尘除雾器的稳定性、施工方便,防止筒体内壁上形成的液膜形成二次夹带,实现超低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烟气处理过程中管束除尘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除雾器是湿法脱硫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湿法洗涤烟气脱硫系统能否连续可靠运行。管束式除尘除雾器通常由多个管束除尘除雾筒连接而成,除雾筒包括多级旋流器和汇流导流装置,脱硫烟气经过旋流器时产生离心运动,高速气流中的细小雾滴、尘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与气体分离沿着除雾筒内壁下流而实现气体除尘除雾。
现有管束式除尘除雾器,在利用已有的脱硫塔进行改造,拆除原有屋脊除雾器时,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屋脊除雾器空间,提高除雾效果,通常采用六角板作为除雾筒体的固定板(见图1),但是,因六角板开孔对接管束筒体,能最大限度利用六角板的面积,结果导致筒体过于密集排布,在一个狭小塔体内安装,下固定板之间连接因彼此间缝隙过小,施工不方便,导致下固定板之间密封不好。除雾器在工作时,在高速气流冲击下,固定板之间松动,石膏雾滴进入除雾器内,形成淤积,造成塔体内部污染。清理非常麻烦。在利用已有的脱硫塔进行改造时,因原有屋脊除雾器支撑梁间距较宽而且呈平行条分布,而六角板的特殊形状,为防止出现六角板固定板连接成片时部分六角板边缘架空、受力不均影响除雾器的稳定性,通常需要增加支撑梁,以确保安装管束筒体后的六角板固定板稳固。
另外,现有管束除尘除雾筒,旋流器的叶片数量和倾角是固定(见图2),当设置多层旋流器除雾时,因下层气流中尘、雾含量高,分离的雾滴厚、大雾滴多,上层气流中雾滴薄、小雾滴多,导致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容易出现捕获液滴被气流二次夹带的问题,分离效果不好。而且,气流在上行的过程中,产生压降,导致上行气流减速,也会影响了气液离心分离的效果。现有的汇流导流装置为对称设计的贯通的双漏斗状结构(见图2),上下漏斗等体积设计,中间连接部位直径缩小为增速器,使用时,下部为汇流环,上部为导流环,导流环与汇流环的端面直接接触而形成增速器。高速气流通过时,出现汇流环难以控制液膜厚度、导流环出现捕获液滴被二次夹带的问题,从而影响到除尘除雾器的效果。
因此,科学合理地设计、使用除雾器对保证湿法洗涤烟气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管束式除尘除雾器,满足烟气脱硫除尘除雾实现超低排放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管束式除尘除雾器,安装在脱硫塔内的支撑梁上,包括顺序连接的上固定板、管束除雾筒和下固定板;
所述管束除雾筒通过所述下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所述支撑梁水平横跨在所述脱硫塔内壁上,所述多个管束除雾筒通过所述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并联连接;
所述管束除雾筒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连接部位形成的环形圈内分别贯通设置圆形上通气孔和圆形下通气孔;
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均为边长大于所述管束除雾筒外径的正方形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上通气孔和下通气孔开设在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的中央;所述上固定板的四角对称开设有直径为1~2cm的内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高原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高原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1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电机组瞬变发生次数的预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合同流程管理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