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冗余瞬态脉冲输入的模拟解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2201.7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0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潘明和;杨林;刘凯;骆廷亮;郭亮;唐白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H05K5/02;F42B1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冗余 瞬态 脉冲 输入 模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冗余瞬态脉冲输入的模拟解保装置,包括金属罩壳,金属罩壳上方设有金属盖板Ⅰ,金属罩壳两侧端面分别设有输入电连接器和输出电连接器,金属罩壳两侧端设有安装孔;所述金属罩壳内设有印制电路板;所述金属罩壳内弧一侧设有绝缘座,绝缘座内设有立式插孔,绝缘座上设有金属盖板Ⅱ。本发明输入电源采用双冗余电源输入,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输入电源为瞬态脉冲输入,可以降低功耗,延长使用寿命;输入与输出实现电气隔离,可以提高装置的抗干扰能力。本发明采用整体式铣加工结构,相对于分立拼装式封闭结构而言,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体积小、耐振动、抗冲击、密封性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解保装置,是一种双冗余脉冲式电源输入,长延时动作、隔离输出的设备装置,可用于导弹模拟解保。
背景技术
双冗余瞬态脉冲输入的模拟解保装置是模拟解保机构的一个重要设备,其内部由输入电路、模拟负载电路、延时电路、动作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与传统磁保持继电器相比,双冗余瞬态脉冲输入的模拟解保装置能适应单脉冲瞬态输入,对产品进行短时充电后,能依靠自身储能,实现延时解保功能。产品采用整体式铣加工结构,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耐振动、抗冲击、密封性好,该装置结构简单、功耗小、寿命长、可靠性高,输入与输出实现电气隔离,满足航空航天、军用舰船、核工业、装甲武器等领域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冗余瞬态脉冲输入的模拟解保装置。本发明采用整体式铣加工结构,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抗冲击、耐振动,能对单脉冲瞬态电源输入实现储能,依靠自身储能维持工作,延时切换输出负载回路的低功耗、寿命长、输入输出隔离的高可靠性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冗余瞬态脉冲输入的模拟解保装置,包括金属罩壳,金属罩壳上方设有金属盖板Ⅰ,金属罩壳两侧端面分别设有输入电连接器和输出电连接器,金属罩壳两侧端设有安装孔;所述金属罩壳内设有印制电路板;所述金属罩壳内弧一侧设有绝缘座,绝缘座内设有立式插孔,绝缘座上设有金属盖板Ⅱ,所述金属罩壳和金属盖板Ⅰ之间设有密封圈Ⅰ,所述输入电连接器和金属罩壳之间设有绝缘胶垫,所述绝缘座和金属盖板Ⅱ之间设有密封圈Ⅱ。
前述的双冗余瞬态脉冲输入的模拟解保装置中,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电源输入与输入电连接器对应连接,印制电路板的输出与输出电连接器对应连接,印制电路板的复位输入与立式插孔连接。
前述的双冗余瞬态脉冲输入的模拟解保装置中,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电路包括输入电路、模拟负载电路、延时电路、动作电路和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入电连接器相连,输出端与延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延时电路的输出端与动作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动作电路输出端与输出电连接器对应连接,动作电路中磁保持继电器的复位端与立式插孔连接。
前述的双冗余瞬态脉冲输入的模拟解保装置中,模拟解保装置的电源输入为双电源冗余输入,输入电源特性为单脉冲瞬态输入,负载切换长延时输出,通过磁保持继电器实现输入与输出的电气隔离。
前述的双冗余瞬态脉冲输入的模拟解保装置中,所述金属罩壳为整体式铣加工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输入电源采用双冗余电源输入,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输入电源为瞬态脉冲输入,可以降低功耗,延长使用寿命;输入与输出实现电气隔离,可以提高装置的抗干扰能力。本发明采用整体式铣加工结构,相对于分立拼装式封闭结构而言,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体积小、耐振动、抗冲击、密封性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外形图;
附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未经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22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质量协同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于观察的稀土金属粉末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