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2250.0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3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林碧洲;肖营营;林秀芳;高碧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9/06 | 分类号: | C01G39/06;C01B32/184;C25B11/04;C25B1/04;H01M4/5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叶二红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硫化钼 石墨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钼源,诱导剂,硫脲为合成原料,并以氧化石墨烯为基底,通过水热反应原位形成含高比例1T‑MoS2的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反应条件适中、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含高比例1T‑MoS2的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含有被锚固了的1T相和2H相超薄二硫化钼片层,它们与石墨烯形成了结构稳定的三元异质结,1T‑MoS2含量最高可达80%以上,材料的活性位暴露程度高,在电解水析氢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发利用环境友好型的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氢气具有较高的比能量密度及较大的燃烧值,有望成为新能源载体。电解水析氢以丰富的水资源为原料,将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转化为能够存储运输的氢能,使可再生能源得以一种稳定的形式存储并得以应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电解水析氢技术的关键在于开发出具有高活性的电催化剂,以实现高效的电化学储能。铂基材料是目前发现性能较为优异的电解水析氢电催化剂,但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因此,目前电解水制氢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在于开发高效、廉价、稳定的非铂基电催化剂。
具有层状结构的二硫化钼(MoS2)是优异的非贵金属电解水析氢催化剂。根据层内原子排列方式,MoS2可分为八面体构型的1T相和三棱柱构型的2H相。通常情况下,MoS2在自然界中以稳定的2H相形式存在。研究发现,2H-MoS2片层中边缘硫原子是析氢催化的活性位点,暴露更多的边缘活性位可得到高活性的电催化剂。因此,目前大量工作致力于利用颗粒微纳化手段,最大限度地暴露边缘位点来提高2H-MoS2的电催化活性。但是,当2H-MoS2尺寸减小到纳米级时,由于高比表面积和强的范德华作用力,2H-MoS2片层容易自堆积而降低电催化活性。同时,由于穿过片层平面的电阻是沿平行于片层平面电阻的2200倍,低的电导率也使得2H-MoS2片层的应用受到限制。
与半导体属性的2H-MoS2不同,1T-MoS2具有金属特性,导电率是2H-MoS2的107倍,可极大地提高电解水析氢过程的电荷转移效率。另外,不像2H相那样只局限在片层边缘部位,1T-MoS2的片层平面和片层边缘的硫原子均是析氢催化的活性位点,因此具有更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活性。然而,1T相属热力学亚稳相,对温度敏感,在水中稳定性较差,容易转化为2H相。通过化学合成法得到的二硫化钼以2H相为绝大多数,1T相比例极小。因此,获得高比例的1T-MoS2对研制高效稳定的二硫化钼基电催化剂非常关键。一方面它可提高材料的活性位点,另一方面它可改进材料的导电性,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催化析氢性能。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进行深入研究,力求研发一种化学合成法制备含高比例1T-MoS2的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高比例1T-MoS2的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钼源材料、诱导剂和氧化石墨烯按比例置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并用稀酸溶液调节体系的酸碱度至pH值为0.8~2.0,室温下持续搅拌,得到第一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22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