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光谱反射膜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2691.0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6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贵;翟怀伦;王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瑞凌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8 | 分类号: | G02B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储照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谱 反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光谱反射膜,包括基膜和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基膜上的第一反射层、第二反射层和第三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厚度小于等于15nm,所述第一反射层的材料为银或银合金,所述第二反射层的材料为铝,所述第三反射层的材料包括钛、钛合金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全光谱反射膜中,通过三层反射层的协调作用,使得全光谱反射膜在紫外波段的反射率提升至85%以上,在可见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均提升至90%以上,实现了在紫外、可见和近红外波段均具有高反射率的效果。同时,由于紫外光被大幅反射,可以减少紫外光对全光谱反射膜的损伤,延长全光谱反射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全光谱反射膜。
背景技术
基于铝层的反射膜(铝膜)和基于银层的反射膜(银膜)是最常用的两种基于金属反射层的反射膜。但是,铝膜在860nm处有一个明显的吸收峰,降低了其在可见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效率。而银膜在300nm-400nm的紫外波段由于表面等离子激元的作用使反射率急剧降低,而且,当银层的厚度在170nm以下时,银层会出现以波长320nm为峰值的“透过窗”,即,从光源发射出的紫外光会透过银层,到达下层或基体表面,并且,随着银层厚度的减小,“透过窗”的波长范围和透射率都会随之增大。
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传统技术为将银和铝进行复合,得到同时包括银层和铝层的反射膜(银/铝反射膜),以弥补各自单独存在的技术缺陷和效果缺陷,但是,其只能实现可见和近红外波段的高反射率,无法实现紫外波段的高反射率,而且,随着时间延长,银/铝反射膜会逐渐被紫外光侵蚀而损伤。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反射率高、使用寿命久的全光谱反射膜。
一种全光谱反射膜,包括基膜和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基膜上的第一反射层、第二反射层和第三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厚度小于等于15nm,所述第一反射层的材料为银或银合金,所述第二反射层的材料为铝,所述第三反射层的材料包括钛、钛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厚度,且所述第一反射层与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厚度比为1:2-1:8;
及/或,所述第三反射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厚度,且所述第一反射层与所述第三反射层的厚度比为1:1.6-1: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厚度为5nm-15nm;
及/或,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厚度为30nm-40nm;
及/或,所述第三反射层的厚度为25nm-50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银合金包括银/金合金、银/钯/铜合金、银/钕/金合金、银/铟/锡合金、银/钕/铜合金、银/铋/金合金、银/金/锡合金、银/锡合金、银/钛/锗合金、银/锌/镍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层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阻隔层,所述第一阻隔层的厚度为4nm-20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层和所述第三反射层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阻隔层,所述第二阻隔层的厚度为4nm-20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隔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氟化物、金属氮化物、半导体掺杂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及/或,所述第二阻隔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氟化物、金属氮化物、半导体掺杂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膜和所述第一反射层之间还设置有介质层,所述介质层的厚度为0.1nm-2.5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层的材料包括金属、金属氮化物、半导体掺杂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瑞凌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瑞凌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2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