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井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2929.X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5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倪晓璐;董琪;周铭权;孟庆铭;罗利峰;周杰;裘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巨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7C9/00;G08B13/02;G08B21/18;H04W4/029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井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井盖系统,涉及窨井盖技术领域,应用于智能井盖,包括通信模块、驱动模块和机械锁组件,所述通信模块用以和外部终端进行通信,外部终端通过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机械锁组件锁止或解锁所述智能井盖。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井盖系统不需要人工巡查,提高了智能井盖的防盗、防破坏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窨井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井盖系统。
【背景技术】
通信管道承载着运营商户外传输网络,是通信网络的生命管道,管道规模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成倍增长,但管道管理还处于传统的依赖人工专项梳理、专项盯防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面对规模日益庞大的管道和有限的户外管理人员之间,存在着日渐突出的矛盾,越来越难以支撑管道资产的全面、有效地管理覆盖。
其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通信管孔被私穿乱盗的情况日益频繁,管孔资源难以有效管控,运营商的管孔资源优势未能最大化体现到宽带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提升上。
2、由于管孔规模庞大,人井管控采用人工覆盖方式难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管理,难免会存在安全管理漏洞。
3、管孔规模大且资源开放,施工维护人员的作业操作依靠人工管理无法完全覆盖,作业难以规范。
4、井盖被盗的事件时有发生,人井井口裸露易发生伤人损物等事故,造成社会安全隐患,影响运营商的公众形象。
故此亟需开发一种电缆井盖控制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前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井盖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井盖系统,应用于智能井盖,包括通信模块、驱动模块和机械锁组件,所述通信模块用以和外部终端进行通信,外部终端通过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机械锁组件锁止或解锁所述智能井盖。
可选的,所述智能井盖系统还包括激活模块,所述智能井盖系统具有休眠状态和激活状态,在所述休眠状态下,所述激活模块关闭,使所述驱动模块关闭,所述驱动模块关闭使所述机械锁组件保持锁止所述智能井盖;
所述激活模块启动,所述智能井盖系统由所述休眠状态转换为所述激活状态,在所述激活状态下,所述激活模块开启,使所述驱动模块开启,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机械锁组件解锁所述智能井盖。
可选的,所述智能井盖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智能井盖系统的状态转换,当所述智能井盖系统由所述休眠状态转换为所述激活状态,所述传感器进行判定,如果状态的转换是由所述激活模块的启动引起,则所述报警模块保持静默,如果状态的转换不是由所述激活模块的启动引起,则所述报警模块发出警报,报警信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发送至外部终端。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还用于监测所述智能井盖的锁止时间和所述智能井盖是否封闭井口,如果所述智能井盖超出预设时间未封闭井口或未锁止,所述报警模块发出警报,报警信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发送至外部终端。
可选的,所述智能井盖系统还包括状态监测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为所述报警模块、传感器、激活模块、驱动模块以及通信模块供电,所述状态监测模块检测所述智能井盖的状态、所述供电模块的剩余电量以及所述通信模块的信号强度,并按预设时间间隔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定时向外部终端发送监测信息。
可选的,所述通信模块包括蜂窝通信子模块,所述智能井盖通过所述蜂窝通信子模块与外部终端进行通信。
可选的,所述通信模块包括蓝牙子模块,当所述智能井盖无法通过所述蜂窝通信子模块与外部终端进行通信时,外部终端通过所述蓝牙子模块与所述智能井盖通信,通过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机械锁组件锁止或解锁所述智能井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巨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巨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29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