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架构造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3882.9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1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大隈敬;西出和成;米原秀刚;杉山悠;高桥佑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B60N2/6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婷;金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架 构造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骨架构造体的强度的提高。骨架构造体(100)由面板(1)与接合于该面板(1)的前表面侧的框架(6)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面板(1)形成有多个加强构造的分区(30A、30B),所述加强构造的分区由以凸条状鼓出的加强筋(31~34)包围。此外,也可以具有将由加强筋(31~34)包围的分区(30A、30B)进一步分割为小分区(41~45)的辅助加强筋(33~39),也可以具有借助辅助加强筋(35~39)而被分割为桁架形状的小分区(41~4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面板与框架构成的骨架构造体。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4中公开了一种使用于车辆用座椅的后座椅的靠背的骨架构造体。这些骨架构造体均具备由大致矩形的金属板构成的面板、以及接合装配于面板的框架,框架使用了沿面板的外缘部沿设置的管材。而且,在上述骨架构造体的面板中的未设有框架的区域,形成有多个使金属板以凸条状鼓出而成的加强筋,进行了利用该加强筋的加强。
专利文献1 : 日本专利第48591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 : 日本专利第5526718号公报。
专利文献3 : 日本专利第5526719号公报。
专利文献4 : 日本专利第5544837号公报。
关于使用了面板的骨架构造体,期望进一步提高刚性,以便在物体朝向面板碰撞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变形,但骨架构造体对于轻量化的要求也较大,因此难以加厚板厚而提高刚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以实现骨架构造体的强度的提高作为目的。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为一种骨架构造体,
该骨架构造体,由面板与接合于该面板的前表面侧的框架构成,所述骨架构造体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面板形成有多个加强构造的分区,所述加强构造的分区由以凸条状鼓出的加强筋包围。
根据本发明,由于形成有由加强筋围起的多个加强构造的分区,因此能够按照各分区的每一个阻止施加于骨架构造体的负载,能够抑制整体的变形。另外,通过设置多个分区,能够减少平面的面板的挠曲、弹性变形,因此能够减少从变形状态复原所导致的异常音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座椅的骨架构造体的主视图。
图2是车辆用座椅的骨架构造体的立体图。
图3是车辆用座椅的骨架构造体的左侧视图。
图4是提取了三个分区的放大主视图。
图5是上部框架与中间框架的接合部的立体图。
图6是放大了图5的接合部的立体图。
图7是以花纹示出了侧部框架与中间框架相对于面板的接合部的骨架构造体的主视图。
图8是上部框架与中间框架的接合部处的主视图。
图9是从前斜上方观察上部框架与中间框架的接合部的立体图。
图10是从左前斜上方观察沿着图8的X-X线的截面的立体图。
图11是从右前斜上方观察沿着图8的Y-Y线的截面的立体图。
图12是以垂直截面示出左侧的扶手托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3是以水平截面示出左侧的扶手托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座椅的骨架构造体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4的骨架构造体的中央上部的放大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38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智能照明系统
- 下一篇:一种传感器单晶硅刻蚀过程中的片架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