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减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4083.3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8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北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李欣荣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减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减胶剂,各组分及其所占质量百分比为:复合醇胺40‑59%,聚合醇胺5‑8%,聚合多元醇5‑8%,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0‑10%,β‑环糊精0‑5%,余量为水;所述复合醇胺由三异丙醇胺、三乙醇胺、二乙醇单异丙醇胺和单乙醇二异丙醇胺复合而成。本发明所述混凝土减胶剂在有效降低水泥用量的前提下,可有效保证所得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和抗碳化性能等;尤其是可以显著改善聚羧酸减水剂与高含泥量砂石骨料之间的适用性;且涉及的制备方法简单、环境友好,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减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和矿粉等矿物掺合料)、粗骨料、细骨料、水以及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因此,如何做好混凝土的节能降耗工作,对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混凝土需求量大,原材料急剧短缺,当前商品混凝土企业普遍面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和原材料产品质量下降或品质不稳定的严重问题;另一方面,商品混凝土企业在行业内激烈的竞争和巨大成本压力的环境下,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其混凝土配合比中胶凝材料用量和组成体系已经优化到极致,尤其是水泥用量,已经很难找到强度富裕系数大且非常保守的配合比,导致施工配制强度偏低、安全储备不足,强度验收往往是“打擦边球”通过,有时甚至出现工程质量验收中强度不合格的现象。此外,现有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水泥吸附的影响机理不同,通过减少混凝土拌合用水量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目的的能力有限,并且掺量超过一定限值之后,反而会出现“反效果”(如造成跑浆、扒底、离析、泌水等后果),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匀质性。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在常规的养护环境下混凝土中有20~30%的水泥颗粒是没有水化的,只起着微集料填充作用,不能完全发挥水泥的胶结作用,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成本,而且对于混凝土的长期性能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若能使这部分水泥充分水化,理论上仍有降低胶凝材料用量的空间,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混凝土减胶剂是一种在水胶比基本不变、混凝土的坍落度和28d抗压强度不降低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少胶凝材料用量的化学外加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提高水泥颗粒及矿物质掺合料的分散性,使水泥颗粒更充分地与水接触,加速水分对水泥的润湿与渗透,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单位水泥分子的作用,使水化反应更充分;混凝土减胶剂还可以充分活化具有潜在活性的矿物掺和料,从而提高胶凝材料的水化程度,进而增加水化产物数量数量,改善孔结构和界面过渡区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致密性,达到提高混凝土强度或降低水泥用量的目的。因此,减胶剂应用于混凝土中,可达到不降低混凝土综合性能情况下,适当减少单方混凝土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之目的,或者不改变胶凝材料用量前提下,采用更加合理的胶凝材料体系,有利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这些对商品混凝土企业是具有非常现实的技术和经济上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减胶剂,在有效降低水泥用量的前提下,可有效保证所得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和抗碳化性能,尤其可显著提升其抗干缩性能,且涉及的制备方法简单、环境友好,适合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混凝土减胶剂,各组分及其所占质量百分比为:复合醇胺40-59%,聚合醇胺5-8%,聚合多元醇5-8%,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0-10%,β-环糊精0-5%,余量为水;所述复合醇胺由三异丙醇胺、三乙醇胺、二乙醇单异丙醇胺和单乙醇二异丙醇胺复合而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三异丙醇胺、三乙醇胺、二乙醇单异丙醇胺和单乙醇二异丙醇胺的质量比为1:(0.14-0.32):(0.14-0.32):(0.14-0.32)。
优选的,所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含量为5-10%。
优选的,所述β-环糊精的含量为2.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40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