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用氯乙烯合成无汞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4392.0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5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那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那珊 |
主分类号: | B01J27/122 | 分类号: | B01J27/122;B01J27/125;B01J27/135;B01J29/00;B01J35/10;B01J37/02;C07C17/08;C07C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氯乙烯 合成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工业用氯乙烯合成无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载体为耐酸载体颗粒,活性组分为铜氯化物,以铜的重量计,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负载量为3-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用氯乙烯合成无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氯化物为氯化铜,所述载体的机械强度为93-98%,载体的饱和吸水率为20-7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用氯乙烯合成无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柱状载体,且柱状载体为活性炭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用氯乙烯合成无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载体的平均直径为3.0-4.5mm、平均长度为4-9mm、比表面积为700-1200m2/g。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用氯乙烯合成无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球状载体,且球状载体为硅胶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用氯乙烯合成无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载体的平均粒度为3.5-6.0mm、比表面积为200-600m2/g。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业用氯乙烯合成无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气体搅拌的方式,将活性组分以等体积浸渍法或过量浸渍法负载在载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工业用氯乙烯合成无汞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过量浸渍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1、将活性组分配制成溶液,得到前驱体溶液,前驱体溶液的温度为35-80℃;
A2、将前驱体溶液放置在载体中,前驱体溶液和载体接触,且前驱体溶液被载体吸收,前驱体溶液的体积为载体体积的0.5-3.0倍;
A3、向前驱体溶液中通入气体,使载体于前驱体溶液中翻动,翻动时间为200-300min;
A4、然后停止向前驱体溶液中通入气体,使载体于前驱体溶液中沉降,静置30-40min,分离,得到初成品;
A5、将初成品烘干,烘干温度为100-170℃,烘干时间为13-16h,得到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工业用氯乙烯合成无汞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活性组分配制成溶液,得到前驱体溶液,前驱体溶液的温度为35-80℃;
S2、将载体放置在混料容器中,向混料容器中通入气体,且使载体于混料容器中翻动;
S3、向混料容器中通入前驱体溶液,且前驱体溶液分多次通入混料容器中,相邻两次前驱体溶液通入的时间间隔为40-60min,前驱体溶液在160-240min内通入完毕,待前驱体溶液进入混料容器时,前驱体溶液和载体接触,且前驱体溶液被载体吸收;
S4、待前驱体溶液通入完毕后,停止向混料容器内通入气体,载体沉降在混料容器的底部,静置40-60min,得到初成品;
S5、将初成品烘干,烘干温度为100-170℃,烘干时间为13-16h,得到催化剂。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业用氯乙烯合成无汞催化剂的应用,采用乙炔和氯化氢合成氯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串联的反应器组,催化剂分别装填在多组反应器组内,位于下游的反应器组更换下来的催化剂用于位于上游的反应器组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那珊,未经那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43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旋翼倾转旋翼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喷雾浇水的自动防护一体化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