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移动式医疗设备的供电装置、移动式医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5083.5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0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皖;刘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H01M10/0525;H02J7/00;H02J7/34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胡佳炜;郭燕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移动式 医疗 设备 供电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移动式医疗设备的供电装置及移动式医疗设备。所述供电装置具有至少一组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电池的电池组件,所述电池为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移动式医疗设备的供电装置中采用锂离子电池替代铅酸电池,使得移动式医疗设备的整机可获得锂离子电池具有重量体积轻巧、高安全性、长寿命、适合快充和大电流放电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式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医疗设备及其使用的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行业越来越讲究产品的移动性,医疗器械制造商也不例外,这样的趋势提高了现场救助设备、监控设备和固定医疗设备的性能,进而推动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此外病人的移动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可能会从一个科室转移到另一个科室,或从救护车转移到急救室等。因此移动式医疗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以移动式数字化医用诊断高频X射线机(DR,Digital Radiography)为例,其可以移动的方式使用于骨科、病房、急诊室、手术室、ICU等场合,用于对人体全身各部位的数字化进行摄影以供医疗单位作X射线摄影诊断使用。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移动式X射线机使用内置电池供电,其内置电池为12V铅酸电池,且根据机器功率不同,由15~30个12V铅酸电池串联,供电方式如图1所示。
现有移动式DR因其为移动设备,其内置电池(组)是移动式DR的心脏,决定着整机寿命和客户满意度。然而,现有这种采用若干个串联的铅酸电池的供电方式存在如下缺点:
(1)电池体量大。对于一个32KW输出的移动式DR,要满足一天的拍片量和移动距离,至少需要的电池能量为2000WH(瓦时),而目前通常选用业界最高水平的铅酸电池PANASONIC LC-R127R2PG(12V/7.2AH),且需要24个这种电池串联,串联后总容量为2073WH,虽然可以满足一天的拍片量和移动距离,然而,单个电池重量为2.47KG,总电池重量大约60KG,对于移动式DR机器来说,内置电池重量大,给整机移动带来不便。
(2)充电速度慢。公知铅酸电池标准充电电流为0.2C,需要8~10小时才能完成充电,而移动式DR在电池没有电时是无法进行快速充电,所以目前这种供电方式不能适应紧急拍片和移动需求。
(3)铅酸电池循环寿命短。从标准的铅酸电池手册中可以看到,电池循环寿命为300~500次,如果按照移动式DR每天一次充放电计算,理论上只能满足一年的使用寿命。
(4)可靠性存在无法克服的隐患。由于铅酸电池组需要15~30个电池串联,才能满足125KV以上高压输出,以满足32KW在100mS以上曝光参数的考虑,30个铅酸电池串联供电,电池组瞬间需要提供超过89A以上的电流,而对铅酸电池而言,如果工作在超过10C以上大电流放电状态,将降低电池工作的可靠性。
(5)安全性存在无法克服的隐患。市面上的移动式DR或移动式X光机,为节省电路的体积和成本,都采用同一充电器对多个电池进行串联充电,必然会存在电池电量充电不均的问题,导致有的电池充不满而有的电池处于过充状态,使得整个电池组的容量和寿命降低。更甚,当电池组的后级电路短路或某一电池短路,电池将加上反向电压,如不能及时消除短路故障,将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X射线机,以解决现有移动式X射线机中存在的铅酸电池的体积重量大、充电速度慢、循环寿命短、可靠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医疗设备及其使用的供电装置,以解决现有移动式医疗设备中存在的电池短路或后级电路短路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50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