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脂/减肥复方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5349.6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3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赵进;葛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9/06;A61K47/26;A61K47/32;A61K47/22;A61K31/353;A61K31/473;A61P39/06;A61P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脂 减肥 复方 凝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脂/减肥复方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EGCG和吐温‑80放入超纯水中,磁力搅拌;再依次加入荷叶碱、卡波姆934均匀搅拌混合,向所得的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并混匀,从而形成粘稠水凝胶;在所得的粘稠水凝胶中加入氮酮和维生素C,碾匀,且调节pH为4.5~5.5,得降脂减肥复方水凝胶。该降脂/减肥复方水凝胶具有降脂减肥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荷叶碱和EGCG组成的复方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荷叶碱为中药荷叶中提取的一种阿朴菲结构的生物碱,为荷叶中的主要降脂活性成分,具有降脂减肥、清除自由基以及抗氧化等生物活性。荷叶中含有多种有效的化脂生物碱,均能有效分解体内的脂肪,并强烈促进其排出体外。此外,荷叶碱排毒功效非常显著,能够有效打通人体各种代谢通路,清除自由基,调节人体脏腑功能。荷叶碱还有具有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热养神、调控内分泌、改善人体微循环等功效。
根据《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2002年起荷叶就已经被列入药食同源类产品目录,目前荷叶作为新食品资源和中药材一直被广泛应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荷叶中主要天然活性成分为生物碱和黄酮类,有学者开展了荷叶黄酮和生物碱调节血脂作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荷叶生物碱降血脂效果显著优于荷叶黄酮类成分。近年来关于荷叶中天然活性成分方面的研究,除了荷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定量检测外,主要集中于荷叶碱的药物动力学过程以及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有人利用SD大鼠高脂模型开展了荷叶总生物碱对血脂代谢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中剂量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同时有研究发现荷叶总生物碱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以及体脂质量,同时显著降低了ALT、AST以及动脉粥样系数,当荷叶总生物碱浓度在600mg/L时对大鼠胰脂肪酶具有最大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5.6%)。
儿茶素为茶叶中最主要的天然多酚类成分,具有多种药理和保健活性。茶多酚(TeaPolyphenols,TP)是茶叶中多酚类及其衍生物的总称,主要有儿茶素、黄酮类、花青素和酚酸等物质组成,其中儿茶素类占茶多酚总量60%-90%。儿茶素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大量研究均表明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心血管疾病、抑菌消炎等多种保健和药理作用。
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叶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类天然成分,其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功能。与VE等小分子相比,儿茶素类化合物一个显著优点是该类化合物极性大,脂溶性较低,难以通过皮肤真皮层毛细血管进入全身循环,长期使用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儿茶素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能降低血糖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抗菌抗病毒抗辐射,收缩微血管等作用,还可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抗衰老。儿茶素结构中的酚羟基,既可以有效清除人体内过剩的活性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达到延缓衰老和抗脂褐素生成的目的,又可以作为氢供给体放出氢与环境中的自由基结合,终止自由基引发的连锁反应,从而阻止氧化反应的继续进行。茶多酚中的儿茶素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都有助于抑制动脉血管中的粥样化斑块增生,使造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血凝变清。此外,儿茶素类化合物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开发成本较低。因此,利用儿茶素类化合物研究和开发各类护肤产品具有良好的前景。
虽然荷叶碱和儿茶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优势,但是单独使用时均存在多种不足之处:
1、荷叶碱虽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但荷叶碱水溶性极低,在水中溶解度常温下仅能达到0.016mg/mL,分散度较低,从而使得其体内生物利用度较低,仅为3-5%。
2、由于EGCG为多羟基类化合物,水溶性较强,难以渗透进入皮肤角质层,单独应用于护肤品时,由于其保水保湿能力较差,不能对皮肤形成良好的水化作用,更不利于其在皮肤中的渗透,不易发挥其生物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5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