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形缝防水构造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5701.6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9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道真;叶佳;黄瑞言;方远;吴晖;苏科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清华苑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协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章小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缝 防水 构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缝防水构造和方法,属于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砼板和第二砼板,在第一砼板和第二砼板之间预埋不小于45kg/m3之XPS模板,两侧预埋带螺纹锚杆的角钢,浇筑后第一砼板和第二砼板之间形成变形缝;所述变形缝内塞填丁腈泡沫橡胶止水条,由特种耐水密封胶将丁腈泡沫橡胶止水条与变形缝的两侧粘固;第一砼板和第二砼板的表面沿变形缝分别设置第一钢压板和第二钢压板,第一钢压板和第二钢压板的一侧与对应砼板边缘的角钢通过螺纹螺杆固定连接、另一侧悬于变形缝之上,且第一钢压板与第二钢压板之间保持一定间距。本发明将防渗密封与抗静水压分开,将化学密封和靠螺栓锚固的厚钢板组合,形成密封抗压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形缝防水构造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工程变形缝,承受静水压力高。传统构造是中埋式、外置式、可拆卸式止水带,成功率都不高,特别是中埋式,十缝九漏;多年前引进的阿拉丁、飞马度和粘胶锚式防水带,则有水土不服问题,主要是土建传统留缝工艺过于粗糙,达不到起码的平直,赶工期及野蛮施工则使后一种无法得到推广;对较宽的缝,水压大,这三者也都不适。
前五种的共同缺点是:密封防渗止水与抗静水压力均依赖物理挤压。止水带与土建砼本体之间带有缝隙,没有耐水胶粘剂密封可靠。虽然变形缝两侧大多为收缩变形,但也有拉伸、沉降,甚至可能有扭转(地震)。如是,其局部缝隙处挤压力可能变弱,从而引发渗漏。
次要缺点是:为使抗压有力,材质厚而硬,而且重,因此,止水带在密集钢筋中准确就位,有难度。不仅缝面平直,缝宽更要宽窄一致,砼浇筑施工也要十分认真,必要时,采用新工艺,实操演练,方才可能成功。实际上,工程实践中,引进的阿拉丁、飞马度压缩密封体,在国内工程实践中,常需重新开槽,采用特种砂浆修正缝口,方才凑效。仅此一项,投资翻倍,工期倍翻。
再次的缺点是不便维修。主要指传统三构造,任何维修都是破坏性的,而且几乎都治标不治本,最终多靠引流排水或设置接水盘,掩盖渗漏。此种置长期排水产生的种种负面结果而不顾的办法,不能算是一种正常的维修。
最新式的粘锚止水系统,工程实践中,多用于顶板、侧壁之迎水面,底板则只能用于背水面,令迎、背转换,有一定难度。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技术,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形缝防水构造和方法,以解决现有变形缝防水技术抗拉伸、沉降、扭转能力弱、与传统土建工艺适应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提供一种变形缝防水构造,包括第一砼板和第二砼板,所述第一砼板和第二砼板浇筑时在第一砼板和第二砼板之间预埋不小于45kg/m3之XPS模板,两侧预埋带螺纹锚杆的角钢,浇筑后第一砼板和第二砼板之间形成变形缝;所述变形缝内塞填丁腈泡沫橡胶止水条,由特种耐水密封胶将丁腈泡沫橡胶止水条与变形缝的两侧粘固;所述第一砼板和第二砼板的表面沿变形缝分别设置第一钢压板和第二钢压板,所述第一钢压板和第二钢压板的一侧与对应砼板边缘的角钢通过螺纹螺杆固定连接、另一侧悬于变形缝之上,且第一钢压板与第二钢压板之间保持一定间距。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变形缝防水构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变形缝处预埋不小于45kg/m3之XPS模板,两侧支模并浇筑砼板,缝口两侧预埋带螺纹锚杆的角钢;
去除变形缝上端临时模条,将砼面清理干净,涂渗透环氧一道,干燥后,两侧施打特种耐水密封胶,随后在变形缝内塞填丁腈泡沫橡胶止水条,达到强度后形成化学密封,在橡胶止水条上端两侧施打特种耐水密封胶以增强防水效果;
变形缝的两侧沿变形缝分别设置第一钢压板和第二钢压板,钢压板的一侧与位于砼板边缘的角钢固定连接、另一侧悬于变形缝之上,且第一钢压板与第二钢压板相对设置,悬出侧形成变形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清华苑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清华苑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57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形缝防水构造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变形缝防水构造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