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用盖板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5758.6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2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曹银钰;姚亮;陈延;张小明;耿岩;陈少建;黄中桥;周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智德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18 | 分类号: | B21D43/18;B21D43/24;B21D37/18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杨万明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盖板 自动化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用盖板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用于实现板件料输送的输送线,输送线的输送路径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实现板件料成型的冲压装置,相邻冲压装置之间设置有对物料进行转送机构,输送线的首端设置有用于供应板件料的供料机构,输送线的尾端设置有用于对成型后的产品进行卸料的卸料装置。本发明是在现有的人工转料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因此冲压装置的实施与现有的保持一致。通过增加输送线、转送机构、供料装置等等,实现盖板的自动化生产,提供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内筒前、后盖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用盖板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惠而浦洗衣机的内筒前、后盖(板)的冲压成型主要采用人工操作各冲床进行冲压成型和实现各个冲床之间的转料。由于存在冲压车间的噪音大,人工操作的强度大,同时人工操作的产品精度难以可靠把控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实现内筒盖板的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用盖板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其旨在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煮茧方式容易使蚕茧堆积使得浸泡蒸煮不够充分完全,且煮好后的蚕茧需要人工捞取,生产效率低。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内用盖板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实现板件料输送的输送线,输送线的输送路径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实现板件料成型的冲压装置,相邻冲压装置之间设置有对物料进行转送机构,输送线的首端设置有用于供应板件料的供料机构,输送线的尾端设置有用于对成型后的产品进行卸料的卸料装置。
进一步的方案为:各冲压装置呈行状间隔排布,输送线包括位于各冲压装置前端的设置的行走导轨,行走导轨固定装配在导轨支架上,转送机构滑动安装在行走导轨上。
供料装置和相邻的转送机构之间设置有向板料件上进行涂油的涂油机构。
供料机构包括用于码叠状堆放圆形的板料件的堆料单元,对板料件进行取用的取料单元和对板料件的进行输送的进料输送单元,取料机构用于将堆料单元上的板料件吸取放置在进料输送单元上。
堆料单元设置有两个,两堆料单元分置于进料输送单元的两外侧,取料单元包括水平布置的取料导轨,取料导轨的长度方向与两堆料单元之间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取料导轨上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取料滑座,取料滑座与驱动其移动的水平取料调节组件相连接,取料滑座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的取料架,取料滑座上设置调节取料架竖直移动的竖直取料调节组件相连接,取料架的下端设置有吸取板料件取料吸盘。
进料输送单元间隔布置的输送导辊构成,涂油机构设置在进料输送单元的输送路径上,涂油机构由上、下布置的涂油辊构成,涂油辊的表面设置有吸附油液的毛毡层,板料件经过两涂油辊之间时对板料件的表面进行涂油。
上侧涂油辊升降式活动安装,上侧涂油辊的旁侧还设置有喷淋管,涂油机构的下侧设置有油液回收槽,涂油机构的前后侧设置有对物料进行检测的A、B传感器,进料输送单元的末端设置有C传感器。
堆料单元包括托料台,托料台的周边设置有挡料定位杆以及对脱料台上剩余物料量进行检测的检测传感器。
还设置有对取料架上单次取用的板料件数量进行检测的双片检测机构,双片检测机构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控制单元依据双片检测机构检测的信号调控各机构的运行状态。
双片检测传感器由上下对应布置的两个板料传感器组成,双片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取料架取料后的移动路径上。
进料输送单元上还设置有对板料件的姿态进行纠正的纠正机构,纠正机构包括沿输送导辊长度方向活动安装的纠偏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智德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市智德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57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