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太阳能利用的热-电-清洁水联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5791.9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2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席奂;王美维;朱闯;陈晓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青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F01K7/32;F01K25/10;F01K27/02;F01K17/02;F01K13/00;F01K13/02;F01D15/08;F01D15/10;F24S23/70;F24S60/00;F25B43/00;F25B40/06;C02F1/7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太阳能 利用 清洁 联产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太阳能利用的热-电-清洁水联产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29),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热装置(29)的出口分为三条流路:
第一条连接蓄热装置(24),蓄热装置(24)的出口连接3#工质泵(23),3#工质泵(23)连接太阳能集热装置(29)完成一个循环;
第二条连接超临界水反应器(13)的热源测入口,超临界水反应器(13)的热源测出口连接3#回热器(20)的热源侧入口,3#回热器(20)的热源侧出口连接2#回热器(19)的热源侧入口,2#回热器(19)的热源侧出口连接3#工质泵(23),3#工质泵(23)连接太阳能集热装置(29)完成一个循环;
第三条连接蒸发器(25)的热源测入口,蒸发器(25)的热源测出口连接2#工质泵(22),2#工质泵(22)连接3#工质泵(23),3#工质泵(23)连接太阳能集热装置(29)完成一个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太阳能利用的热-电-清洁水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5)的冷源测出口连接3#膨胀机(3)的入口,3#膨胀机(3)的出口连接4#回热器(26)的热源侧入口,4#回热器(26)的热源侧出口连接5#回热器(27)的热源侧入口,5#回热器(27)的热源侧出口分为两条支路,一条连接1#压缩机(4)的入口,1#压缩机(4)的出口连接4#回热器(26)的冷源侧入口,另一条支路连接6#回热器(28)的热源侧入口,6#回热器(28)的热源侧出口连接2#压缩机(5)的入口,2#压缩机(5)的出口连接5#回热器(27)的冷源侧入口,5#回热器(27)的冷源侧出口连接4#回热器(26)的冷源侧入口,4#回热器(26)的冷源侧出口连接蒸发器(25)的冷源测入口完成一个循环,由此构成超临界布雷顿循环-热电联产子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太阳能利用的热-电-清洁水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2#压缩机(5)可为多级压缩-级间冷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于太阳能利用的热-电-清洁水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1#压缩机(4)为低压压缩机,2#压缩机(5)为高压压缩机,所述超临界布雷顿循环-热电联产子系统的工质为超临界CO2,NH3或者液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太阳能利用的热-电-清洁水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水反应器(13)的工质入口端连接1#回热器(12)的工质出口,1#回热器(12)的工质入口分为两条支路:第一条通过多级压缩-级间冷却结构二连接氧化气体入口,第二条通过增压泵(11)连接污水缓冲罐(10),超临界水反应器(13)的排渣口连接储渣槽(32),超临界水反应器(13)的冷源测出口连接2#膨胀机(2)的入口,2#膨胀机(2)的出口连接2#冷凝器(21)的入口,2#冷凝器(21)的排热供给热用户,其出口连接气液分离装置(16),气液分离装置(16)的气体出口连接气体分离装置(15),在气体分离装置(15)中完成CO2的分离,气液分离装置(16)的液体出口为洁净水出口,由此构成SCWO子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太阳能利用的热-电-清洁水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压缩-级间冷却结构二包括3#压缩机(6),3#压缩机(6)的出口连接1#回热器(12)的工质入口,3#压缩机(6)的入口连接4#冷凝器(31),4#冷凝器(31)的入口连接4#压缩机(7)的出口,4#压缩机(7)的入口连接氧化气体入口,所述增压泵(11)连接5#压缩机(8)的气体出口,5#压缩机(8)的入口连接氧化气体入口;所述1#回热器(12)的介质出口与3#回热器(20)的冷源侧入口连接,1#回热器(12)的介质入口与3#回热器(20)的冷源侧出口连接,1#回热器(12)和3#回热器(20)一个吸收热量一个放出热量,完成一个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青海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青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57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