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态重构的m序列跳频码结构还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6070.X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4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韩尧;庞华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13 | 分类号: | H04B1/713;H04B1/715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温利平;陈靓靓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动态 序列 跳频码 结构 还原 方法 | ||
1.一种基于动态重构的m序列跳频码结构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连续接收跳频频率构成跳频频率集合F;
S2:初始化跳频频率数量nf=n0,n0表示预设的跳频频率数量初始值;
S3:从当前的跳频频率集合F中取出连续nf个跳频频率构成跳频频率集{f1,f2,…,fnf},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跳频码最大值N:
其中,fmax、fmin分别表示跳频频率集{f1,f2,…,fnf}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B表示跳频频率集{f1,f2,…,fnf}中相邻且不相等的跳频中心点间隔带宽中的最小值;
S4:判断是否log2(N+1)为非负整数,如果是,进入步骤S5,否则进入步骤S11;
S5:对跳频频率集{f1,f2,…,fnf}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跳频码序列逆映射,求出每个跳频频率对应的跳频码Pi,得到跳频码序列:
其中,fi表示跳频频率集{f1,f2,…,fnf}中第i个频率,i=1,2,…,nf;
S6:采用B-M算法根据跳频码序列解算本原多项式,记本原多项式的级数为K;
S7:判断是否nf≥2K,如果是,进入步骤S8,否则进入步骤S11;
S8:根据当前接收到的nf个跳频频率以及步骤S6中解算出的本原多项式,解算得到L-G抽头模型的抽头位置和抽头地址码,记所得到的抽头数目为nt,记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抽头之间的间隔为d;
S9:判断是否抽头数目满足nt=log2(N+1),如果是,进入步骤S10,否则进入步骤S11;
S10:判断是否间隔d<K,如果是,进入步骤S12,否则进入步骤S11;
S11:令nf=nf+Δn,Δn表示频率数量增加步长,返回步骤S3;
S12:根据当前解算得到的本原多项式、抽头位置和抽头地址码,还原得到基于m序列的L-G抽头模型结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607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