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季节性冻土地区膨胀土土质改良路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6076.7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6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翟聚云;朱晗宇;袁延召;杨铭斐;李雨薇;郁博文;刘帅;言志信;黄伟;倪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城建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C04B28/08;C04B28/00;C04B18/16;C04B14/36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狄干强 |
地址: | 467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季节性 冻土 地区 膨胀 土质 改良 路基 结构 | ||
一种季节性冻土地区膨胀土土质改良路基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改良增强层、建筑垃圾填筑层、第二改良增强层和建筑垃圾滤层,第一改良增强层和第二改良增强层的成分相同,制备方法为:先将钢渣粉与膨胀土以1:4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形成初步改良膨胀土混合物,再将建筑垃圾破碎至粒径不超过10mm,再将其与初步改良膨胀土混合物以2‑3:1‑2的质量比混合,形成改良膨胀土填筑材料;建筑垃圾滤层和建筑垃圾填筑层均为不同粒径级配的建筑垃圾构成。本发明利用建筑垃圾和钢渣粉对膨胀土改良,不仅有效降低了膨胀土的水敏感性,而且有效提高了路基的强度以及抗冻融性能,同时,也使建筑垃圾、钢渣等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道路施工领域的路基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季节性冻土地区膨胀土土质改良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季节性冻土指冬季冻结、春季融化的土层。我国季节性冻土分布范围广,约占国土面积的53.5%,大多数属于干旱半干旱水资源短缺地区。土层受温度的影响,先期发生冻融变形而使得土体变得更为松散,经历冻融后的膨胀土路基受降雨侵蚀后发生破坏,多次冻融作用使其更易被冲蚀,在降雨和遇水浸泡作用下松散土渠道发生滑坡和侵蚀,严重威胁到工程质量安全。路基常有冻胀、融沉、强度降低等病害发生,路基填料结构性的损伤与演变是根本原因,给基础建设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由于膨胀土中含较大量的蒙脱石和伊利石,工程施工过程中土体内部的水分很难排出,工程完工后经历了反复冻融期后产生了较大的冻胀变形,严重威胁了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工程上对膨胀土采用的土层置换方法,对于广泛分布地区,由于缺乏置换土源,置换成本每公里高达上千万。
工业钢渣和炉渣是生产钢材所产生的主要废渣,其中,钢渣排放量所占比例很大,约占钢铁产量的15-20%,钢渣粉化学成分主要为CaO、SiO2、Fe2O3、MgO、MnO2、Al2O3、P2O5等。而炉渣也称熔渣,是火法冶金过程中生成的浮在金属等液态物质表面的熔体,其组成以氧化物为主,还常含有硫化物并夹带少量金属,其产量巨大,我国钢渣的利用率很低。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垃圾生产量过亿吨,中国在2013 年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达到约10 亿吨,并且这个数字逐年递增,而将其转化为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却仅为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季节性冻土地区膨胀土土质改良路基结构,该路基结构是利用钢渣、建筑垃圾和湿陷性黄土对膨胀土地质条件进行改良,同时辅以特殊的路基结构和通风排水结构,从而使降水和季节性结冰对路基的影响和破坏降到最低。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季节性冻土地区膨胀土土质改良路基结构,该改良路基结构为多层复合结构,且在多层复合结构的外部包覆有路基包边土层,所述多层复合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改良增强层、建筑垃圾填筑层、第二改良增强层和建筑垃圾反滤层,所述第一改良增强层和第二改良增强层的成分相同,制备方法为:先将钢渣粉与膨胀土以1:4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形成初步改良膨胀土混合物,再将建筑垃圾破碎至粒径不超过10mm,再将其与初步改良膨胀土混合物以2-3:1-2的质量比混合,形成改良膨胀土填筑材料;
组成所述建筑垃圾填筑层的建筑垃圾,其粒径不超过100mm;
所述建筑垃圾反滤层是以破碎后的建筑垃圾为材料铺筑而成,且自上而下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其中,上层的厚度为0.5m,由粒径35-55mm的大颗粒建筑垃圾铺设而成;中层的厚度为0.3m,由粒径20-40mm的中颗粒建筑垃圾铺设而成;下层的厚度为0.2m,由粒径不超过10mm的细颗粒建筑垃圾铺设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城建学院,未经河南城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60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