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闸泵远程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6123.8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1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邓立林;黄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蓝中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永创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4 | 代理人: | 李鑫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闸泵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现地端数据采集设备、现地端监控控制器、数据传输装置、远程服务器和远程数据库等;本发明提高了闸、站群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能力,提高了闸站群控制的可靠性,使水利工程管理更加科学化,实现了多闸泵联合监控,可联合水量调度调配,实时远程监测和控制,减少人员值守,提高工作效能;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安全性、控制精准性,增强了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闸泵监控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闸泵远程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闸站、泵站监控系统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控制、传感器等技术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机组设备的控制调节、故障维护、数据保存及远程通信等功能,现有中小型水利工程大都是配置的本地计算机监控系统,主要应用于监控本地的水泵设施、闸门设施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然而对于远程监控,水资源优化调度配置等已经不能适应闸站、泵站群的联合联调控对数据传输效率、调控指令数据安全性、工作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闸泵远程监控系统,提高了闸、站群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能力,提高了闸站群控制的可靠性,使水利工程管理更加科学化,实现了闸泵群地联合监控,可联合水量调度调配,实时远程监测和控制,减少人员值守,提高工作效能;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安全性、控制精准性,增强了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闸泵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现地端数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数据;在现地端数据采集设备中设有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现地端监控控制器,用于与现地端数据采集设备连接,接收由现地端数据采集设备传输的数据;在现地端监控控制器中设有闸门控制模块、数据分类标记模块和控制权限设置模块,闸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闸门,数据分类标记模块用于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类标记,控制权限设置模块用于设置不同级别控制用户对同一闸门的控制权优先级;数据传输装置,用于与现地端监控控制器连接,数据传输装置通过通信网络与远程服务器连接;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多路复用传输模块和专网传输模块,通过多路复用传输模块能将数据传输至远程服务器,通过专网传输模块能将数据传输至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包括第一远程服务器和第二远程服务器,第一服务器用于提供实时数据监测、闸泵启闭控制和数据存储服务,第二远程服务器为冗余服务器,且第二远程服务器与数据传输装置连接,在第一远程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切换到由第二远程服务器继续提供服务;远程数据库,用于与远程服务器连接,用于提供数据存储、查询和调用服务。
其中,现地端监控控制器包括备份现地端监控控制器,在现地端监控控制器出现故障情况下切换到备份现地端监控控制器工作。
其中,闸门控制模块包括工控机闸门控制模块和/或触摸屏闸门控制模块。
其中,现地端监控控制器包括加密模块,用于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障数据传输安全和控制指令传输安全。
其中,现地端数据采集设备安装在闸站、泵站、分水口、水库位置。
其中,现地端数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水位、流量、闸位和水质数据。
其中,现地端监控控制器包括PLC控制器。
其中,现地端数据采集设备中预处理用于剔除无效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蓝中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蓝中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61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