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S-tag鼠源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6135.0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5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严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源安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40 | 分类号: | C07K16/40;C07K19/00;C07K1/16;G01N33/68;G01N33/577;G01N33/573;G01N3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高新大道***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ag 单克隆抗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抗S‑tag鼠源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KLH‑S‑tag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出的抗S‑tag单克隆抗体与S‑tag的亲和力特异性较好,将其与琼脂糖凝胶偶联可用于纯化S‑tag标记的蛋白,HRP标记的抗S‑tag单克隆抗体可直接检测含S‑tag的多种蛋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抗S-tag鼠源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S-tag是一段来源于胰腺核糖核酸酶(RNaseA)N末端的短肽。使用枯草杆菌蛋白酶消化RNaseA后,其中的一个肽键裂解,裂解产物即为RNaseS。RNaseS由两个片段S-多肽(N末端1-20氨基酸)和S-蛋白(N末端21-124氨基酸)组成,这两个片段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力。研究发现S-多肽的前15个氨基酸(S-tag)就可以与S-蛋白产生相互结合作用,因此,S-tag可代替S-多肽。
S-tag氨基酸序列为:KETAAAKFERQHMDS。S-tag具有丰富的带电和极性氨基酸残基,与蛋白连接时,可很好的改善连接蛋白的溶解性,因而S-tag常用于与蛋白进行融合表达。一直以来,蛋白的检测、固定化与纯化都是比较困难的,将目标蛋白与标签多肽融合表达的蛋白,然后利用标签多肽的蛋白纯化试剂、免疫检测试剂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市面上针对S-tag的蛋白纯化试剂主要为S-蛋白琼脂糖凝胶,利用的是S-蛋白与S-tag的相互作用力。利用S-tag的鼠单克隆抗体偶联琼脂糖凝胶的标签蛋白纯化试剂并未见。相较S-蛋白,纯化的鼠单克隆抗体更易获得,且S-tag鼠单克隆抗体与S-tag亲和力特异性较好。此外,我们还制备了HRP标记的S-tag鼠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直接检测融合的目标蛋白,使得目标蛋白的检测变得更加便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S-tag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含S-tag融合蛋白的纯化试剂。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含S-tag融合蛋白检测的免疫诊断试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抗S-tag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合成的KLH-S-tag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小鼠血清效价经检测其滴度达25600以上后,取小鼠脾脏制成脾细胞悬液,随后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通过合成的BSA偶联S-tag的融合蛋白BSA-S-tag进行杂交瘤细胞的筛选,从而筛选出表达稳定分泌抗S-tag多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将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注射至石蜡油致敏的小鼠腹腔中,一周左右后取小鼠腹水,腹水抗体经纯化后即为抗S-tag的单克隆抗体。
针对含S-tag融合蛋白的纯化试剂,由抗S-tag单克隆抗体偶联琼脂糖凝胶产生。因为每种蛋白都是特异性的,所以在纯化时就比较困难,而目的蛋白与标签蛋白形成的融合蛋白则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制备的蛋白纯化试剂可用于纯化含S-tag的多种不同的目的蛋白,使得蛋白纯化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纯化后的蛋白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做不同的用途,包括但不限于蛋白免疫小鼠、蛋白定量及蛋白相互作用研究等。
针对含S-tag融合蛋白检测的免疫诊断试剂,由抗S-tag的单克隆抗体偶联HRP产生。因为每种蛋白都是特异性的,市面上难以购买到针对各种不同目的蛋白的检测试剂,所以在检测时就比较困难,同样地,目的蛋白与标签蛋白形成的融合蛋白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制备的蛋白检测试剂可用于检测含S-tag的多种不同的目的蛋白,使得蛋白检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我们制备的蛋白免疫检测试剂可以但不限于各种类型的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酶联免疫荧光实验(ELIFA)等。
附图说明
图1为纯化后CRMP4蛋白SDS-PAG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源安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科源安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6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集合预报和要素叠套法的强对流天气概率预报方法
- 下一篇:滚筒焊接变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