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通道新风除湿空气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6809.7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7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葛美才;钱亚峰;顾志军;周星宇;顾金金;曾海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信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3/14;F24F8/22;F24F8/10;F24F13/30;F24F11/89;F24F11/84;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徐丽;饶婕 |
地址: | 226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新风 除湿 空气 处理 系统 | ||
一种单通道新风除湿空气处理系统,包括:压缩组件、冷凝组件、换热组件及第一多通阀连接组成的循环回路,所述单通道新风除湿空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多通阀,所述第二多通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多通阀及所述冷凝组件之间的管路,并连通于所述压缩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压缩组件输出的冷媒流向;除湿组件,所述除湿组件包括再热盘管及连接于所述再热盘管的输入管及输出管;所述输入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多通阀与所述第二多通阀之间,所述输出管连接于所述换热组件输入端。上述单通道新风除湿空气处理系统在制冷过程中,通过利用制冷时需要通过冷凝组件排出的热量进行除湿,无需额外增加除湿装置及能耗,实现了在满足室内温湿度调节的同时有效节约能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通道新风除湿空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常规空调基本上都是室外机,室内机分体式结构或一体式结构,专门提供 制冷和制热功能。随着副热带高压,温室气候效应的影响,世界气候变暖已经 成了不争的事实。在气候变暖的同时,南方地区空气中湿度很大,特别是在梅 雨季节时。并且随着高层建筑、别墅区、海景房、江景房及河景房的出现,地 下室及底层住宅的除湿显得尤为重要。选择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或新风设备成 为当下人们的不二选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节能且高效除湿的单通道新风除湿空气处理系统。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单通道新风除湿空气处理系统,包括:压缩组件、冷凝组件、换热组件及第一多通阀连接组成的循环回路,所述单通道新风除湿空气处理系统还包括:
第二多通阀,所述第二多通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多通阀及所述冷凝组件之间的管路,并连通于所述压缩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压缩组件输出的冷媒流向;
除湿组件,所述除湿组件包括再热盘管及连接于所述再热盘管的输入管及输出管;
所述输入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多通阀与所述第二多通阀之间,所述输出管连接于所述换热组件输入端,所述输入管用于将部分所述压缩组件与所述冷凝组件之间的冷媒输入至所述再热盘管中对空气进行加热除湿,所述再热盘管中的冷媒再通过所述输出管输入至所述换热组件中进行制冷。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湿组件还包括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一节流阀设置于所述输出管上,用于控制输入至所述再热盘管中的冷媒与输入至冷凝组件中的冷媒比例。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湿组件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输出管上。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盘管、风扇及第二节流阀,所述冷凝盘管两端分别通过管路连通与所述第二多通阀与所述换热组件,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冷凝盘管一侧,所述第二节流阀设置于所述冷凝盘管与所述换热组件之间的管路上。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蒸发盘管、风机及第三节流阀,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蒸发盘管一侧,所述第三节流阀设置于所述第二节流阀与所述蒸发盘管之间的管路上。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再热盘管沿所述风机出风方向设置于所述蒸发盘管一侧。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多通阀为四通阀,其中两端连通于所述压缩组件与所述冷凝组件之间的管路,另外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压缩组件及换热组件。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通道新风除湿空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于所述换热组件与所述压缩组件之间的管路上。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通道新风除湿空气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初效过滤件、亚高效过滤件及PM2.5过滤件,用于过滤所述单通道新风除湿空气处理系统出风口的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信中央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信中央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68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