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6832.6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5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孙超;大场健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27/406 | 分类号: | G01N27/406;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传感器,具有:
传感器元件,其沿轴线方向延伸;
多个端子金属件,它们与所述传感器元件电连接;及
分隔件,其为筒状,该分隔件保持所述端子金属件,并且包围所述传感器元件的后端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件由前端侧分隔件和后端侧分隔件构成,该前端侧分隔件配置在所述轴线方向的靠前端侧的位置,该后端侧分隔件配置在所述轴线方向的靠后端侧的位置,
所述端子金属件由前端侧端子金属件和后端侧端子金属件构成,该前端侧端子金属件被保持于所述前端侧分隔件,该后端侧端子金属件被保持于所述后端侧分隔件,
在所述前端侧端子金属件的后端侧设有由内插端子或外套端子构成的第1连接部,
在所述后端侧端子金属件的前端侧设有第2连接部,该第2连接部能够与所述第1连接部相嵌合,该第2连接部由作为配套端子的内插端子或外套端子构成,
在所有所述多个端子金属件中,所述第1连接部和所述第2连接部的其中一者的轴心都相对于所配套的那者的轴心向所述传感器元件的径向外侧偏心,所述第1连接部和所述第2连接部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连接部和所述第2连接部的其中一者为所述内插端子,在所有所述多个端子金属件中,所述内插端子的轴心都相对于所配套的那者的轴心向所述径向外侧偏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连接部和所述第2连接部在接触部处进行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在画有从所述轴线方向看经过所述传感器元件的重心且不经过所述第1连接部和所述第2连接部的规定线段的情况下,所述第1连接部和所述第2连接部的其中一者的轴心全部都相对于所配套的那者的轴心以远离所述线段的方式偏心。
5.一种传感器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所涉及的传感器具有:
传感器元件,其沿轴线方向延伸;
多个端子金属件,它们与所述传感器元件电连接;及
分隔件,其为筒状,该分隔件保持所述端子金属件,并且包围所述传感器元件的后端侧,该传感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件由前端侧分隔件和后端侧分隔件构成,该前端侧分隔件配置在所述轴线方向的靠前端侧的位置,该后端侧分隔件配置在所述轴线方向的靠后端侧的位置,
所述端子金属件由前端侧端子金属件和后端侧端子金属件构成,该前端侧端子金属件被保持于所述前端侧分隔件,该后端侧端子金属件被保持于所述后端侧分隔件,
在所述前端侧端子金属件的后端侧设有由内插端子或外套端子构成的第1连接部,
在所述后端侧端子金属件的前端侧设有第2连接部,该第2连接部能够与所述第1连接部相嵌合,该第2连接部由作为配套端子的内插端子或外套端子构成,
该传感器的制造方法至少具有下述工序:
端子插入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前端侧端子金属件插入于所述前端侧分隔件,将所述后端侧端子金属件插入于所述后端侧分隔件;及
端子嵌合工序,在该工序中,在所述端子插入工序后将所述后端侧分隔件组装于所述前端侧分隔件的后端侧,此时将所述第1连接部和所述第2连接部的其中一者插入于另一者,来对所述前端侧端子金属件和所述后端侧端子金属件进行组装,
在所述端子嵌合工序后,在使所述前端侧分隔件的轴心和所述后端侧分隔件的轴心对齐地观察的情况下,在所有所述多个端子金属件中,所述第1连接部和所述第2连接部的其中一者的轴心都相对于所配套的那者的轴心向所述传感器元件的径向外侧偏心,所述第1连接部和所述第2连接部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子插入工序后且是在所述端子嵌合工序前,在使所述前端侧分隔件的轴心和所述后端侧分隔件的轴心对齐地观察的情况下,在所有所述多个端子金属件中,所述第1连接部和所述第2连接部的其中一者的轴心都相对于所配套的那者的轴心向所述传感器元件的径向外侧偏心。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子嵌合工序中,在使所述第1连接部和所述第2连接部中的至少一者移动到使所述第1连接部的轴心和所述第2连接部的轴心分别对齐之后,将所述第1连接部和所述第2连接部的其中一者插入于另一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68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车辆租赁系统和车辆租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