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合金无缝钢管穿孔顶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6943.7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6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田青超;郑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52;C23C8/18;B21B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无缝钢管 穿孔 顶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合金无缝钢管穿孔顶头及其制备方法,其材料化学元素质量百分比为:C:0.15~0.25%;Si:0.25~0.60%;Mn:0.30~1.00%;Mo:0.80~1.50%;Cr:1.00~1.50%;Ni:2.50~3.50%;Co:1.00~1.50%;W:0.10~0.50%;其中Ni和Co的质量比满足2Ni/Co3,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穿孔顶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顶头毛坯准备和机加工后的穿孔顶头表面氧化过程。本发明设计一种长寿命的高合金无缝钢管穿孔顶头的元素组成,通过合理配比的Co、Ni等合金元素的成分设计和工艺设计,有效改善顶头的外层氧化结构,提高了顶头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合金无缝钢管穿孔顶头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含Co穿孔顶头,以及顶头使用寿命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穿孔顶头,简称“顶头”,是无缝钢管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具。极大的轴向力、压应力、切应力以及表面摩擦力的工作环境使其消耗费巨大。随着高合金无缝钢管的需求逐年增加,产品合金元素含量大幅提高,穿孔过程的变形抗力显著增大,致使顶头过早失效现象显著增多,例如穿孔13Cr高合金钢管,目前每只顶头仅能穿管1-2只,使用寿命极低,如何提高顶头的使用寿命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合金钢顶头表面制取起润滑和隔热作用的致密氧化膜,是提高顶头使用寿命的关键。而顶头的材质和氧化工艺是提高表层氧化膜质量的决定因素。采用酒精和水的氧化气氛进行处理的顶头致密性及附着性良好,表面脱碳倾向小,为广泛应用的可控气氛氧化法。顶头表面制取的氧化膜一般为双层结构,外层为脆性大、易脱落的Fe2O3,内层主要为(Fe、Cr)3O4和FeO。
改善外层氧化膜的结构是提高顶头使用寿命较有效的方法。公开号为CN109207904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缝钢管穿孔顶头制造方法,通过调整酒精/水的比例,设计了先氧化后还原的两段式表面处理工艺,使得外层的Fe2O3还原为FeO,有效地改善了外层氧化膜的韧性,大幅提高了顶头的使用寿命。然而这种工艺获得的氧化膜依然具有清晰的两层氧化膜结构,在穿孔过程的外力作用下还是易于剥离而脱落。
公开号为CN109487170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穿孔寿命的顶头及其制造方法,公开了一种添加Nb的顶头合金成分,其顶头表面形成氧化膜,其氧化膜具有由Nb形成的大量深入基体的接合角,从而提到氧化膜的附着力,提高顶头的使用寿命,。公开号为CN105369151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缝钢管制造用穿孔顶头,公开了一种添加了大量Mo以及W合金元素的顶头材质,使高温强度和氧化皮性状提高,但成本过高。公开号为CN103849821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合金钢含钴顶头,公开了一种含Cr、Ni、Co、Si、Mn、Mo、W、Nb等多种合金元素的顶头材质,见如下表1,大大提高了顶头的使用寿命,但化学成分宽泛,产品质量难以稳定控制,且制造成本过高。
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涉及的顶头成分设计,虽然对顶头寿命有一定的提升,但氧化膜依然为明显的两层结构,没有改善外层易脱落的技术问题,顶头的使用寿命难以稳定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合金无缝钢管穿孔顶头及其制备方法,设计一种长寿命的高合金无缝钢管穿孔顶头的元素组成,通过合理配比的Co、Ni等合金元素的成分设计和工艺设计,有效改善顶头的外层氧化结构,进而达到提高顶头使用寿命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发明创造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合金无缝钢管穿孔顶头,其化学元素质量百分比为:
C:0.15~0.25%;
Si:0.25~0.60%;
Mn:0.3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69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