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旋转烘干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6960.0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4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汝军;赵红艳;周燕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同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34 | 分类号: | F26B17/34;F26B21/00;F26B23/04;F26B25/00;F26B25/02;F26B25/04;F26B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旋转 烘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旋转烘干筒,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周侧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烘干箱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烘干箱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共同转动连接有烘干筒,所述烘干箱位于烘干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烘干装置,所述烘干筒外侧壁的中心部分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底部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架,固定架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将加热管与第一加热条进行固定,从而使得加热管与第一加热条始终位于烘干筒的中心部分,有利于更好对物料进行烘干,该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效果更好,大大提高烘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烘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旋转烘干筒。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废料烘干机多为立式,装料容器静止放在加热柜内,每个装料容器上盛装的废料不宜堆积过厚,不然会影响烘干效率,现有的卧式烘干筒不能够对烘干筒内部进行烘干,卧式烘干筒在烘干的过程中物料自筒壁顶端落下时难以更好的散开,导致烘干效率的下降,从而我们设计一种卧式旋转烘干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卧式旋转烘干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旋转烘干筒,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周侧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烘干箱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烘干箱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共同转动连接有烘干筒,所述烘干箱位于烘干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烘干装置,所述烘干筒外侧壁的中心部分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底部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与烘干箱内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烘干箱靠近烘干筒的进料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出料端贯穿烘干箱并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靠近烘干筒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加热管与第一加热条,所述加热管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挡块,所述加热管与第一加热条一端贯穿烘干筒并与烘干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加热箱,所述加热箱靠近烘干筒的一侧呈开口状,所述加热箱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加热条,所述加热箱靠近第二加热条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加热箱带有气孔的一端贯穿烘干箱,所述加热箱内侧壁靠近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与加热箱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加热条与第二加热条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端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挡块与加热管均为合金材质制成,且挡块与加热管为一体铸造成型,所述挡块呈蛇形分布在加热管外侧壁上,所述挡块呈半球状,所述加热管与第一加热条均位于烘干筒的中心部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板通过轴承与烘干筒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出料管呈梯形,且出料管位于烘干筒出料端的底部,烘干筒内设有内螺纹。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同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同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6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