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聚糖酶基因、重组质粒、重组菌株、木聚糖酶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7534.9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3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闫达中;晁红军;吴菁;刘军;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24 | 分类号: | C12N9/24;C12N15/56;C12N15/70;C12N1/21;D21C9/10;A23K20/189;C12R1/1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志江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糖 基因 重组 质粒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木聚糖酶基因、重组质粒、重组菌株、木聚糖酶及其应用,所述木聚糖酶基因xyn192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木聚糖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重组质粒携带所述木聚糖酶基因xyn1923;所述重组菌株包含所述木聚糖酶基因xyn1923。本发明提供的木聚糖酶的最适pH为7.0,在pH6.0至9.0环境下孵育16h,依然能够保持80%以上的剩余酶活力,最适温度为70℃,并且在60℃处理30min后,依然能够保持89%的剩余酶活力,具有较佳的耐热耐碱性能,在造纸和动物饲料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木聚糖酶基因、重组质粒、重组菌株、木聚糖酶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木聚糖是自然界中除纤维素以外最丰富的多糖,是植物半纤维素的主要组成成分。木聚糖酶是可以将木聚糖降解成低聚木糖和木糖的水解酶,在饲料、造纸、食品、能源工业和环境科学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市面上的木聚糖大多数来源于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包括多种外切酶和内切酶,其中,内切型木聚糖酶是木聚糖酶研究最透彻最广泛的一类酶。而随着各行各业对木聚糖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实际运用对木聚糖酶的最适pH、温度和稳定性提出各种不同的要求,例如,在利用木聚糖酶对纸浆进行预漂白时,就要求所用的木聚糖酶具有耐碱和耐高温的特性,因此,用于造纸工业的木聚糖酶多属于耐碱、耐高温的碱性木聚糖酶,但现阶段发现的木聚糖酶温度和pH稳定性往往不能达到要求,造成利用效果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木聚糖酶基因、重组质粒、重组菌株、木聚糖酶及其应用,旨在提供一种对碱和高温环境稳定性较高的木聚糖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木聚糖酶,所述木聚糖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2所示。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木聚糖酶基因xyn1923,用于编码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聚糖酶,所述木聚糖酶基因xyn192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重组质粒,所述重组质粒携带如上文所述的木聚糖酶基因xyn1923。
可选地,包含表达载体pET-28a。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重组菌株,所述重组菌株包含如上文所述的木聚糖酶基因xyn1923。
可选地,由携带所述木聚糖酶基因xyn1923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coliRosetta(DE3)获得。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如上文所述的木聚糖酶在造纸中的应用。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如上文所述的木聚糖酶在动物饲料加工中的应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提供了木聚糖酶基因xyn1923、携带该基因的重组质粒以及重组菌株,该木聚糖酶基因xyn1923可以编码出一种木聚糖酶,该木聚糖酶的最适pH为7.0,在pH6.0至9.0环境下孵育16h,依然能够保持80%以上的剩余酶活力,最适温度为70℃,并且在60℃处理30min后,依然能够保持89%的剩余酶活力。本发明提出的木聚糖酶具有较佳的耐热耐碱性能,在造纸和动物饲料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中PCR扩增片段的电泳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木聚糖酶的SDS-PAGE测试结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75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