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独立感烟探测报警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7773.4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4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栋;徐鸿玉;谈晨;王剑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盾消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8B25/08;G08B7/06;H02J9/00;G16Y4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3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独立 探测 报警器 | ||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独立感烟探测报警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感烟模块,所述感烟模块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通讯模块、定位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有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有第二电源。本发明专利可以实时连接网络,第一时间发出火灾信息及报警器的定位信息,方便快速找到火源。本发明专利设置有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报警器在第一电源电量低的时候发出声光提示,以便于即使更换电池,防止发生火灾时电量低导致续航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消防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物联网独立感烟探测报警器。
背景技术
烟感报警器其实是烟感或烟雾报警器的别称,烟感报警器红外发射管的红外光束被烟尘粒子散射,散射光的强弱与烟的浓度成正比,所以光敏管接收到的红外光束的强弱会发生变化,转化为电信号,最后转化成报警信号。报警器对烟雾感应主要由光学迷宫完成,迷宫内有一组红外发射、接收光电管,对射角度为135度。当环境中无烟雾时,接收管接收不到红外发射管发出的红外光,后续采样电路无电信号变化;当环境中有烟雾时,烟雾颗粒进入迷宫内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光发生散射,散射的红外光的强度与烟雾浓度有一定线性关系,后续采样电路发生变化,通过报警器内置的主控芯片判断这些变化量来确认是否发生火警,一旦确认火警,报警器发出火警信号,火灾指示灯(红色)点亮,并启动蜂鸣器报警。
但现有的感烟报警器发出警报声音后并不能快速定位其所在地,还需花时间根据声音进行寻找,容易耽误救火时机。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专利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提出一种物联网独立感烟探测报警器,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物联网独立感烟探测报警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感烟模块,所述感烟模块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通讯模块、定位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有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有第二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模块连接有服务器端。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端连接有手机端。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二维码。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模块包括网络接口子模块和GPRS子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内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的入口与出口之间设置有挡板。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专利可以实时连接网络,第一时间发出火灾信息及报警器的定位信息,方便快速找到火源。
2、本发明专利设置有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报警器在第一电源电量低的时候发出声光提示,以便于即使更换电池,防止发生火灾时电量低导致续航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专利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专利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物联网独立感烟探测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感烟模块,3.控制模块,4.通讯模块,5.定位模块,6.声光报警模块,7.第一电源,8.第二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盾消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盾消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77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消防设施监控装置
- 下一篇:用于煤化工废水的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