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鸭综合种养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787776.8 申请日: 2020-08-07
公开(公告)号: CN111903455B 公开(公告)日: 2022-03-25
发明(设计)人: 何幼军;李锐;苏红卫;谢雪松;刘晓成;付义华;叶剑;袁正华;江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天韵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22/22 分类号: A01G22/22;A01K67/02;A01G13/00;A23K50/75;A23K10/18;A01N63/22;A01N63/20;A01P3/00;C02F3/34
代理公司: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代理人: 余鹏锦
地址: 330200 江西省南昌***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种稻 综合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农业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鸭综合种养方法。一种稻鸭综合种养方法,通过在秧苗叶龄达到3.5‑4.0叶时,将秧苗移栽到稻田,移栽稻采用宽行窄株的种植方式,移栽完毕施入复合活菌微球;并在下田鸭子饲养:在鸭子下田前采用含有复合活菌微球的饲料补充饲喂,饲喂完毕将鸭子放入稻田使鸭子将粪便排至稻田,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鸭稻共作模式中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安全性差、以及需要多次施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鸭综合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稻鸭共作是指水稻移(抛)栽返青后,将雏鸭放入稻田,直至水稻抽穗灌浆,鸭子都生活在稻田里,以大水田、小群体、少饲野养为特色的综合种养体系。稻鸭共作模式中鸭子对水稻生产具有良好的除草效果、除虫效果、施肥效果,起到中耕浑水作用以及刺激生长效果,稻鸭共作能够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生产优质有机稻米。稻鸭共作模式中鸭子养殖环境条件好,鸭子抗病能力增强,成活率提高,鸭肉的品质得到提升。

稻瘟病是由稻梨孢引起的水稻重要病害,可引起水稻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主要危害水稻叶片、茎秆、穗部,在水稻所有生长期皆可发生,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喷施化学杀菌剂来进行防治,但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化学杀菌剂对鸭子的生长有害,严重时会引起鸭子发病死亡,并不适合作为鸭稻共作下的水稻稻瘟病防治,并且,化学杀菌剂对水稻的防护时间较短,而稻瘟病在水稻生长各个时期均会发病,因此需要在水稻生长期内多次施药。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稻鸭综合种养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鸭稻共作模式中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安全性差、以及需要多次施药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稻鸭综合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播种育秧:水稻种子经浸种处理后,在秧田进行播种育秧;

2)整田:稻田进行翻耕,翻耕同时施入基肥;

3)移栽种植:在秧苗叶龄达到3.5-4.0叶时,将秧苗移栽到稻田,移栽稻采用宽行窄株的种植方式,移栽完毕施入复合活菌微球;

4)鸭子下田:在移栽10-15天后,将幼鸭放入稻田,每亩稻田放鸭10-20只,在稻田一角按每平方5-15只鸭的标准建立鸭舍;

5)下田鸭子饲养:在鸭子下田前采用混有复合活菌微球的饲料补充饲喂,饲喂完毕将鸭子放入稻田使鸭子将粪便排至稻田;

6)收鸭上岸:水稻齐穗期收鸭上岸;

7)水稻收割;

其中,所述复合活菌微球的制备方法为: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好氧发酵,好氧发酵结束后进行厌氧发酵得到复合菌培养液,将多孔淀粉微球或者将多孔淀粉微球和壳聚糖加入所述复合菌培养液中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

上述技术方案中,枯草芽孢杆菌能够产生抑制细菌、病毒、真菌和病原体的生长的抗生素类物质,其中,脂肽类抗生素是枯草芽孢杆菌最重要的抗菌物质,还能促进有益厌氧菌生长从而间接抑制其它致病菌生长,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群体免疫力,促进消化,提高机体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等功效,在稻鸭共作模式下在稻田中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对水稻稻瘟病具有防治作用,提高鸭子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地衣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嗜热细菌,可促使机体产生抗菌活性物质、杀灭致病菌,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可促进动物粪便的分解,增强植物的吸收,净化水质,刺激动物免疫器官的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天韵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天韵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77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