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透液资源回收再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8219.8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0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张传兵;赵曙光;王慧芳;徐亚慧;牛瑞胜;张勇;侯亚平;徐漫漫;侯东亚;龚涛;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夏碧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10L3/10;C01B25/45;C01B17/02;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星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8 | 代理人: | 艾变开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透 资源 回收 再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渗透液资源回收再利用系统,该系统的结晶装置用于与外部的调节罐连通,用于对经调节罐处理后的渗透液进行结晶;还分别与用于通过结晶装置所结晶的沉淀物压滤而成的鸟粪石的鸟粪石回收装置,和,用于利用结晶装置输出的过滤液生成单质硫的单质硫回收装置连接,单质硫回收装置还与废气再利用装置连接,且废气再利用装置用于对单质硫回收装置所输出的沼气进行处理以再利用。本实施例是鉴于垃圾渗透液自身蕴含多种有机物的特点,把它当做一种可回收资源,并综合采用相应技术措施进行回收和再利用,来实现渗滤液污染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因此,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能够在充分利用垃圾渗透液的基础上,减少资源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渗透液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渗透液资源回收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鉴于垃圾在堆放过程中会产生垃圾渗滤液,因此,在焚烧或填埋处理垃圾的同时,也伴随着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在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发现垃圾渗滤液中不仅有机物含量高,而且种类多,这些有机物主要包括有机烃类及其衍生物、酸酯类、醇酚类、酮醛类和酰胺类。其中,高NH3-N浓度是垃圾渗滤液的重要水质特征之一,其氨氮含量可达到1-500~2000mg/m3。而过高的氨氮则又增加了生化处理负荷,导致C/N比过低,致使渗滤液中营养比例失调。另外,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还会产生高浓度游离氨,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的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由此可见,垃圾渗透液是一种氨氮浓度高、组成复杂的高浓度有毒有害的有机废水,同时,也是一种能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的污染物。
目前,处理垃圾渗滤液所用技术较多,这些处理技术分别有:混凝沉淀技术、A/O(Anoxic/Oxic,缺氧/好氧)生物处理技术、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Sludge Process,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技术、MBR(Membrane Bioreacto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UF/NF/RO (Ultrafiltration/Nanofiltration/Reverse Osmosis,超滤/纳滤/反渗透)膜处理技术、化学氧化处理技术、电氧化处理技术和减压蒸馏技术等。且在处理垃圾渗透液时,为了使得处理后的污染物达标排放,现有技术通常对上述多种处理技术进行组合使用,以达到排放标准。
然而,这些处理技术的组合使用不仅处理难度大,而且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在如此复杂处理的情况下,其目的仅仅是用于使得垃圾渗透液在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而在处理过程中,垃圾渗透液所包含的有机物质,却常常被流失,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渗透液资源回收再利用系统,以能够减少资源的损失。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垃圾渗透液资源回收再利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结晶装置、鸟粪石回收装置、单质硫回收装置和废气再利用装置;
所述结晶装置用于与外部的调节罐连通,用于对经所述调节罐处理后的渗透液进行结晶;还分别与所述鸟粪石回收装置和所述单质硫回收装置连接;其中,所述鸟粪石回收装置用于收集通过所述结晶装置所结晶的沉淀物压滤而成的鸟粪石;所述单质硫回收装置用于利用所述结晶装置输出的过滤液生成单质硫。
所述单质硫回收装置还与所述废气再利用装置连接,其中,所述废气再利用装置用于对所述单质硫回收装置所输出的沼气进行处理以再利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再利用装置包括热能再利用装置和氨水回收装置,其中,所述热能再利用装置还设有一个支路;
所述热能再利用装置与所述单质硫回收装置连接,用于对所述单质硫回收装置所输出的沼气进行处理后,输入到外部的焚烧炉中;且所述支路与所述氨水回收装置连接,其中,所述氨水回收装置用于对所述支路输出的沼气进行脱氨处理,并制备氨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氨水再利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夏碧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夏碧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82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