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铸造高温合金流动性的合金成分优化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9684.3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2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祝国梁;孙宝德;易出山;郝新;雷四雄;疏达;胡兵;谭庆彪;汪东红;董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C20/20 | 分类号: | G16C20/20;G16C10/00;G16C60/00;G06F30/28;G06F119/14;G06F111/10;G06F113/08;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徐红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铸造 高温 合金 流动性 成分 优化 方法 设备 | ||
1.一种提高铸造高温合金流动性的合金成分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以某一牌号合金的成分作为待优化参数,按照田口方法设计正交实验,计算获得与流动性密切相关的目标参数,并进行方差分析,得出每个待优化参数对目标参数的影响程度的显著性情况;
所述S1,具体包括:
S101,根据实际需求及某一牌号合金的组织及凝固特性,获取某一牌号合金的关键成分作为待优化参数;
S102,在牌号合金规定的标准成分范围内,取元素含量的上限和下限,并根据需要计算得到各合金元素含量的中间值,将各合金元素的上限值、中间值和下限值作为待优化参数因子的各个水平;
S103,根据各所述待优化参数因子及其水平,按照田口方法设计正交实验表;
S104,对上述正交实验表中的每一组试验方案依次进行计算,得到与铸造高温合金流动性相关的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与铸造高温合金流动性密切相关的固-液相线温度差、熔体粘度、潜热、表面张力;
S105,对S104所述目标参数进行田口设计分析,获得每个待优化参数对目标参数的方差值,并与F分布表对比,得到每个待优化参数对目标参数影响的显著性情况;
S2,针对目标参数影响显著的待优化参数,确定该待优化参数对目标参数的影响规律;
S3,结合S1中的显著性情况、S2中的影响规律及每个待优化参数对牌号合金微观组织的作用,确定对牌号合金成分的优化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铸造高温合金流动性的合金成分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05之后,进一步获得各目标参数的残差图,据此残差图判断数据分析的可靠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铸造高温合金流动性的合金成分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确定该待优化参数对目标参数的影响规律包括以下任一种方式:
由积累的实验数据或参考文献确定;
由技术人员的经验确定;
由单变量计算实验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提高铸造高温合金流动性的合金成分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之后,还包括:对牌号合金成分的优化方案的确认;
所述对牌号合金成分的优化方案的确认包括:通过现场浇注评价合金流动性,通过ProCAST软件模拟评估流动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铸造高温合金流动性的合金成分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现场浇注合金的测试方法采用测量流线长度的方法,或采用测量体积分数的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铸造高温合金流动性的合金成分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测量流线长度的方法,其中,流动性测试模型为螺旋式变截面模型,以测试合金停止流动时获得的长度作为流动性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铸造高温合金流动性的合金成分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测量体积分数的方法,其中,流动性测试模型为薄板式变截面模型,以充型高度作为流动性指标。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可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96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