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渗漏电渗析布水流道及其隔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9867.5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1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景;虞美辉;林雅凰;陈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安力克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42 | 分类号: | B01D61/42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张辉;温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渗 漏电 渗析 水流 及其 隔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渗漏电渗析布水流道及其隔板,属于电渗析技术领域,一种防渗漏电渗析布水流道,包括支撑层、第一密封层、以及第二密封层,支撑层厚度方向上的两个面分别复合有至少一层第一密封层和至少一层第二密封层,支撑层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水流通道,支撑层的侧壁向外延伸有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的厚度为支撑层厚度的0.3‑0.7倍,相邻的水流通道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当水流通道的截面均为圆形时,水流通道的直径为d,当水流通道的截面均为椭圆形时,水流通道的长轴为d,当水流通道的截面均为正多边形时,水流通道的内接圆直径为d,D和d满足以下公式:0.5≤d/D≤2。本发明的防渗漏电渗析布水流道及其隔板,密封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渗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渗漏电渗析布水流道及其隔板。
背景技术
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来分离不同的溶质粒子的方法称为渗析。在电场作用下进行渗析时,溶液中的带电的溶质粒子通过膜而迁移的现象称为电渗析。利用电渗析进行提纯和分离物质的技术称为电渗析法,它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最初用于海水淡化,现在广泛用于化工、轻工、冶金、造纸、医药工业,尤以制备纯水和在环境保护中处理三废最受重视,例如用于酸碱回收、电镀废液处理以及从工业废水中回收有用物质等。
隔板是电渗析技术中重要的结构,现有技术中的电渗析布水流道与板框一体成型,水流通道只能设置在电渗析布水流道表面,受压容易造成塌陷,且布水流道大多为单层结构,水流通道容易变形,密封性差,容易产生渗漏;设置在电渗析布水流道表面的水流通道过长容易导致膜嵌入水流通道内,造成堵塞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渗漏电渗析布水流道及其隔板,密封性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渗漏电渗析布水流道,包括支撑层、第一密封层、以及第二密封层,支撑层厚度方向上的两个面分别复合有至少一层第一密封层和至少一层第二密封层,支撑层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水流通道,水流通道贯穿支撑层高度方向上的两个侧壁,支撑层的侧壁向外延伸有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的厚度为支撑层厚度的0.3-0.7倍,多个水流通道的截面均为圆形、椭圆形或正多边形中的一种,相邻的水流通道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当水流通道的截面均为圆形时,水流通道的直径为d,当水流通道的截面均为椭圆形时,水流通道的长轴为d,当水流通道的截面均为正多边形时,水流通道的内接圆直径为d,D和d满足以下公式:0.5≤d/D≤2。
优选地,支撑层的材质为PP,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的材质均为EPDM。
优选地,支撑层的厚度为0.3-0.8mm,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的厚度均为0.1-0.3mm。
优选地,支撑层的邵氏C硬度为85°-95°,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的邵氏C硬度均为50°-70°。
优选地,多个水流通道的截面均为圆形、椭圆形或正多边形中的一种。
优选地,支撑层、第一延伸部和水流通道一体成型。
优选地,水流通道与支撑层外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h=0.15-0.3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渗析隔板,包括板框、导液孔、隔网、以及如上述任一项的防渗漏电渗析布水流道,板框的两端均开设有导液孔,板框的中部具有空腔,导液孔通过防渗漏电渗析布水流道与空腔连通,隔网设置在空腔内。
优选地,导液孔包括开放孔和封闭孔,开放孔和封闭孔间隔设置,开放孔与水流通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安力克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安力克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98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盘式助力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公共空间数据共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