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源流体式旋流畸变发生器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0036.X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6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山;曹永飞;陈通;杜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刘坤 |
地址: | 110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源流 体式 畸变 发生器 装置 方法 | ||
1.无源流体式旋流畸变发生器实现模拟不同飞行工况下各种进气旋流畸变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一种无源流体式旋流畸变发生器,包括空气泵(1)、截止阀(2)、圆筒腔体(4)、导流片套筒(5)、三通转接管(6)和多个连接软管(7),圆筒腔体(4)的侧壁均匀布置导流片套筒(5),导流片套筒(5)的外端通过截止阀(2)与三通转接管(6)连接,相邻的三通转接管(6)通过连接软管(7)连接,对称的连接软管(7)上安装有截止阀(2),其余的连接软管(7)上安装有空气泵(1);
导流片套筒(5)内转动安装有导流片转轴(12),导流片转轴(12)上安装有第一半圆导流片(10)和第二半圆导流片(11);
导流片转轴(12)的一端连接计数器(13)和小型转动电机(15),导流片转轴(12)的另一端连接限位器(14);
圆筒腔体(4)与导流片套筒(5)的交界面为主次流交界面(8),旋流生成面(9)位于导流片套筒(5)下游的一倍圆筒腔体(4)直径的位置,进发交界面(3)位于导流片套筒(5)下游的三倍圆筒腔体(4)直径的位置;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先开展无源流体式旋流畸变发生器的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次流孔的布置位置、抽吸和注入的气流速度、抽吸和注入气流角度参数进行优化,形成满足特性目标旋流的优化参数组合;
步骤二:将旋流畸变发生器安装于带有负压抽吸、试验测量的试验平台,在圆筒腔体(4)后方抽吸作用下,圆筒腔体(4)内会形成从前到后的气流流动,采用测量耙,调节试验平台调压阀,可以获得目标流量值;
步骤三:关闭若干个气流截止阀(2),保持其它截止阀(2)开启,调整空气泵(1)的功率、第一半圆导流片(10)和第二半圆导流片(11)角度,空气泵(1)驱动气流产生流动,从而对圆筒腔体(4)内主气流进行气流抽吸和气流注入,从而产生旋流,在旋流生成面(9)获得不同旋流类型,得到不同特征参数的旋流;
步骤四:通过多孔探针实时测量及反馈控制,使无源流体式旋流畸变发生器生成的旋流与目标旋流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流体式旋流畸变发生器实现模拟不同飞行工况下各种进气旋流畸变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空气泵(1)的功率、截止阀(2)的开闭、第一半圆导流片(10)的角度和第二半圆导流片(11)的角度,实现对次流气流速度、方向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00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