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纤维的生物医用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0214.9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6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潮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烯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382 | 分类号: | D04H1/4382;D04H1/492;D04H1/728;D06M23/12;D06M11/44;D06M15/13;D06M17/04;D06M13/148;D06M13/513;D06M14/28;D06M15/277;D01F8/08;D01F8/10;D01F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绘聚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354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纤维 生物 医用 无纺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纳米纤维的生物医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纳米纤维的生物医用无纺布主要包括第一无纺布、第二无纺布;所述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的质量比例为1:1;所述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合;
所述第一无纺布包括各原料组分如下:以重量份计,抗菌胶囊18-28份、明胶20-30份、壳聚糖17-27份、相变调温微胶囊20-30份、聚丙烯腈30-60份、丙烯酰胺20-30份、聚乙二醇15-25份、8-羟基喹啉铜8-14份、丙烯酸6-10份、氯化锌盐溶剂10-15份、氧化剂10-14份、还原剂7-10份;
所述第二无纺布各原料组分如下:以重量份计,改性陶瓷30-40份、聚乙烯醇40-60份、戊二醇15-25份、盐酸20-28份、丙酮10-14份、3-巯丙基硅氧烷10-14份、正己烷8-10份、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8-10份、2,2-二甲氧基-苯基苯乙酮8-10份;
所述粘合剂各原料组分如下:以重量份计,羧甲基淀粉35-45份、丙烯酰胺40-60份、过硫酸铵2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纤维的生物医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胶囊各原料组分如下:以重量份计,硝酸锌10-20份、海藻干粉20-28份、氢氧化钠10-20份、聚乙烯醇30-50份、乙基纤维素20-28份、二氯甲烷18-28份、丙酮17-27份、清凉剂10-20份、乳化剂15-18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纤维的生物医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凉剂为薄荷醇、冰片、柠檬精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纤维的生物医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陶瓷主要包括多孔陶瓷、氯化钇、氯化钇六水合物;所述多孔陶瓷、氯化钇、氯化钇六水合物的质量比例为(4-7):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纤维的生物医用无纺布,所述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聚硅氧烷加入到二甲苯中搅拌溶解,依次加入纳米铁粉、氧化镧、氧化锆、氧化钆,超声分散6-10h,升高温度至45-55℃,反应30-40min,压制成素胚,氮气氛围下得到多孔陶瓷。
6.一种基于纳米纤维的生物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粘合剂:在去离子水中加入羧甲基淀粉搅拌均匀,在50-60℃条件下糊化45-65min,加入丙烯酰胺搅拌,调节pH值为7.8-8.8,氮气氛围下加入过硫酸铵保温搅拌3-7h,得粘合剂;
(2)制备第一无纺布;
A.制备抗菌胶囊:
a)制备纳米粒子A:将硝酸锌、海藻干粉混合均匀,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升高温度至75-85℃继续搅拌1.5-3.5h,冷却至室温,加入氢氧化钠,搅拌均匀,静置10-15h,抽滤干燥得到纳米粒子A;
b)制备溶液A:将聚乙烯醇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溶解,加入纳米粒子A,超声分散1-2h,得溶液A;
c)将乙基纤维素置于二氯甲烷、丙酮中搅拌溶解并将其加入溶液A、清凉剂、乳化剂于800-110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加入硫酸钠,降低转速至100-110r/min,搅拌5-7h,得到抗菌胶囊溶液;
B.制备核层液:将明胶、壳聚糖加热熔化,加入相变调温微胶囊搅拌均匀得到核层液;
C.制备壳层液:将聚丙烯腈、丙烯酰胺混合并加热熔化,加入聚乙二醇,以500-800r/min的转速搅拌25-45min,加入8-羟基喹啉铜、丙烯酸,搅拌反应1-2h,加入氯化锌盐溶剂,继续搅拌10-20min,待温度降至38-48℃时再依次加入氧化剂、还原剂,搅拌反应1.5-2.5h,再静置18-24h得到壳层液;
D.合成纤维A:将核层液和壳层液分别装入注射器中,采用同轴纺丝技术将壳层液制成的纤维包裹到核层液制成的纤维上,将纤维置于碱液中浸泡1-3min,取出,得到纤维A;
E.在抗菌胶囊溶液中加入引发剂、纤维A,反应30-50min后取出干燥得到第一纤维;
F.制备第一无纺布:将第一纤维剪成3-5cm小段,水刺制成第一无纺布;
(3)制备第二无纺布:
A.制备改性陶瓷:
a)制备多孔陶瓷;
b)制备改性陶瓷:将氢氧化钠、氯化钇六水合物混合均匀并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加入氯化钇,于80-100℃条件下加热20-50min,加入多孔陶瓷,超声分散3-6h,取出干燥,于650-950℃条件下煅烧,得到改性陶瓷;
B.合成第二纤维:
a)将聚乙烯醇于78-90℃条件下搅拌10-20min,加入改性陶瓷,降低温度至75-65℃,静电纺丝得到纤维B;
b)在戊二醇中加入盐酸、丙酮,搅拌反应50-80min,加入纤维B,浸泡反应2-4h,取出,去离子水洗涤干燥,浸于3-巯丙基硅氧烷溶液,加入正己烷,超声分散3-6h,取出再浸于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2,2-二甲氧基-苯基苯乙酮混合液中反应10-15h,取出置于紫外光下反应30-60min,乙醇洗涤,干燥得第二纤维;
C.制备第二无纺布:将第二纤维剪成3-5cm小段,水刺制成第二无纺布;
(4)粘合:用粘合剂将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粘合在一起得到生物医用无纺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烯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烯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02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次回路校对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软件工程质量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