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TPM服务器资产信息多层保护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0430.3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6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叶明洋;王鹏;张敏;杨德晓;付水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7 | 分类号: | G06F21/57;G06F21/44;G06F21/45;G06F13/3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李修杰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tpm 服务器 资产 信息 多层 保护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TPM服务器资产信息多层保护的装置,包括:BMC、CPU、PCH、BIOS、接入设备、第一TPM、第二TPM,所述BMC通过PCH、CPU获取接入设备的第一验证信息,第一TPM用于验证接入设备的第一验证信息;所述BIOS获取接入设备的第二验证信息以及第三验证信息,所述第二TPM用于依次验证接入设备的第二验证信息以及第三验证信息;其中,第一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执行第二验证信息的验证,第二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执行第三验证信息的验证,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TPM服务器资产信息多层保护的方法,可以对当前接入的设备型号进行甄别,有效的保护当前服务器的完整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资产信息保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TPM服务器资产信息多层保护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大多数的服务器都已支持TPM(TrustedPlatformModule,可信赖平台模块),旨在对系统安全性进行保护。TPM为一种独立产生密钥以进行资料的加密解密的装置或元件,可有效的避免计算机装置或服务器装置的资料被非法用户存取。
TPM是由可信计算组织(Trusted Computing Group)定义的可信芯片,其内部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用以提供计算机装置或服务器装置的基本安全性相关功能。TPM包含TPM1.2和TPM2.0,TPM1.2使用I2C协议,在服务器上一般与BMC(基板管理控制器)相连,TPM2.0使用SPI(Serial Per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围设备接口)协议,一般与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进行交互。二者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相辅相成,通过固件的配置,可对系统实现多方面的安全保护。
一般情况下,对于服务器硬件设备来说,TPM只会对设备的接入情况进行验证,确认已接入的设备是否异常丢失,并不会更进一步对设备进行区分,在目前设计中,一般是TPM1.2芯片与BMC连接,从而对接入设备的接入状态进行验证;TPM2.0与BIOS连接,从而确认开机过程中是否存在设备异常丢失或遭到恶意破坏的现象,保护当前系统的完整性。
但是现有技术缺点一方面是无法对当前接入的设备型号进行甄别,也无法避免同型号设备替换的问题;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针对接入设备进行单一验证,并不能实现接入设备的多层次保护,不利于服务器资产信息的立体化、全方面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提出了一种基于TPM服务器资产信息多层保护的装置及方法,有效解决由于现有技术造成服务器资产信息不能多层次保护的问题,有效的提高的服务器资产信息保护的可靠性。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TPM服务器资产信息多层保护的装置,包括:BMC、CPU、PCH、BIOS、接入设备、第一TPM、第二TPM,所述BMC的数据读取端与PCH连接,用于通过PCH、CPU获取接入设备的第一验证信息,所述BMC的数据通信端与第一TPM的验证通信端连接,所述第一TPM用于验证接入设备的第一验证信息;所述BIOS的数据读取端与PCH连接,获取接入设备的第二验证信息以及第三验证信息,所述BIOS的数据通信端与第二TPM的验证通信端连接,所述第二TPM用于依次验证接入设备的第二验证信息以及第三验证信息;所述PCH的第一使能控制端与BIOS的使能端连接,第二使能控制端与第二TPM的使能端连接;其中,第一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执行第二验证信息的验证,第二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执行第三验证信息的验证。
可选地,所述接入设备包括内存和/或PCIE设备。
可选地,第一验证信息为接入设备的在位信息以及spec信息,第二验证信息为接入设备的SN号,第三验证信息为接入设备的驱动信息。
可选地,BIOS的数据读取端与数据通信端共用一个端口,即BIOS与第二TPM共用一路SPI线路,通过改变SPI线路的频率选择BIOS的通信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04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